文档介绍:“乙肝歧视案”的案例分析
研究问题:
公务员乙肝歧视案的起因?
反对乙肝歧视有哪些法理原则依据?
这个事件对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哪些启示?
案例背景
歧视是现代化社会普遍存在但不合乎道德的现象,它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 视、出自己的被不合格,于是通过合理合法地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先是向芜 湖市人事局提出复检的要求,后又向安徽省人事厅提出了行政复议的要求,最后 迫于无奈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
处理结果
2004年 4月,中国第一桩乙肝歧视案由张先著打响。
法院审理后认为,国家机关在招聘相应人员时,确实有必要由人事部门设立 一定的标准。安徽省人事厅制定的安徽省公务员录用相关实施条例(《安徽省国 家公务员录用体验实施细则》)并没有违背其上位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也就是说在其权限范围内并且使合理有效的。
芜湖市人事局跟解放军第八六医院属于行政委托关系,行政责任由芜湖市人 事局盛饭,所以当解放军第八六医院错误判定张先著复检不合格时,则由芜湖市 人事局承担相应后果,并理应予以撤销。
但现实是,由于芜湖市人事厅的录取综合成绩第二名的行为属于不可撤销性 行为,所以除了能提供张先著一些赔偿之外,并不能改变什么。
尽管张先著的“乙肝歧视案”事件并未让他重新获得這个职位,但这个事件对 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张先著事件,乙肝歧视的问题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 和反思,我国的人事录用制度也向前迈进了大大一步。
案例分析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 50 万人患上乙肝,但乙肝患者只是身体内 存在乙肝病毒,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肝功能正常。
继“周一超杀人案”将乙肝歧视推向公众舆论的视线之下后,“张先著案”更是 将人们对乙肝歧视的关注度快速升温。乙肝歧视为什么存在?大众对乙肝了不了 解?医院政府对乙肝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这样的局
面给我们的启示是?这样的事件给我们公务员管理又带来了怎样的转变?
引起思考的问题:
(1)芜湖市人事局这么做符合公务员录用制度吗?
中国公务员录用,一般特指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录用公务员的过程,即公务 员管理机关为了选择适合岗位的公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面向社会采 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的方式选拔公务员的管理活动。在“乙肝歧视案”中的公务 员管理主体是芜湖市人事局,录用根据《公务员法》《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 检实施细则(试行)》等相关规定,该案涉及的是考试选拔的方式的考任制公务 员[2]。
中国公务员录用的程序为:制订录用计划;发布招考公告;网上报名;资格 审查;举行公开考试;调剂;对考试合格者进行录用考察;体检;公示录用人员 名单并加以试用。本文中案例的受害者则是在体检这一环节遭到了非法歧视。根 据《公务员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和体检医院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对 违背程序和不遵守规定的行为要予以处分。本案例中,招录机关是芜湖市人事局, 指定的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是铜陵市人民医院,本案中的受害者张先著也在第一 次体检报告出来后提出了复检,运用了自己的权利。但,解放军第八六医院的体 检依旧存在对乙肝的歧视,复诊结果不公平。
(2)反对乙肝歧视的公务员录用原则是什么?
中等原则,符合报考资格的公民在法律地位上 是平等的,在参与竞争与被择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