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一):传播理论
hsyjjy 2004-11-20 下午 07:27:52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他综合了多门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许多 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观念、新理论,他们交叉渗透,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一):传播理论
hsyjjy 2004-11-20 下午 07:27:52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他综合了多门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许多 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观念、新理论,他们交叉渗透,形成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体系,推动着本学科的持续发展。
、教育技术学的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
我们知道,大众传媒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迅速、广泛”。而我们的教学实际上就是知识的传 播过程,因此用传播学理论来研究媒体与教学过程,探索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是 很有价值的,这也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途径,并由此诞生了教育传播学。
传播一词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也有人把他译成交流、沟通、传通、传意等,他来源于 拉丁文communicure,意思是共用或共享。现在一般将传播看做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即传播 者运用一定的媒体和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一) 教育传播过程
一般把教育传播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来描述:
传播的准备:目的、对象等的确定、提出系列传播任务、进行教育传播决策。教育传播的 对象群是确定的,但是存在着多样性和动态性,因此应有预测性分析研究。
教育传播的实施:信息的开发、收集、加工、发送等。
教育传播作用于学生心理:教育信息引起学生的注意,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在感觉通 道中消化和筛选,作用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起学生精神状态的变化或行为出现反应。
教育传播的调整:根据传播效果的分析,及时调整传播进程或进行补救。
(二)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
当媒体应用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称之为教育传播媒体,他成为连接传者与受者之 间的中介物。人们把他当成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在一般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将教育者、 学习者、学习材料三者作为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他们在教学环境中,带有一定的目标性, 经过适当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为讨论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教学系统的 三元模型。在现代教育传播活动中,媒体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将媒体作为教学传播 系统的要素之一,于是我们得到如图1所示的教育传播系统四元模型。实际上,四元模型是 由三元模型的衍化,因为我们把学习材料看做为媒体化的教学信息,把学习材料这一要素分 成了 “教学信息”(即内容)与作为内容载体的“媒体”两部分。这四个组元在适当的教学环 境中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图1 教育传播系统
(三)教育传播模式
20世纪40年代,数学家香农提出了一个关于通信过程的数学模型。此模型最初是单向直线 式的,不久,他与韦弗合作改进了模型,添加了反馈系统(图2),此模型后来被称为香农一 韦弗模式,在技术中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图2 香农一韦弗模式
后来,罗密佐斯基()综合了工程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的优点,形成了一个 比较适用于教育的双向传播模式,见图3。
图3双向传播模式
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许多研究者利用传播理论的概念及有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