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owerPointTemplate
771-渐丰子恺
豐子愷
豐子愷,乳名慈玉,原名豐潤後改名豐仁,曾用名豐仍,號子愷,(1898/11/9~1975/9/15),浙江崇德人。
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漫畫家—是我國漫畫藝術的先驅。
其思PowerPointTemplate
771-渐丰子恺
豐子愷
豐子愷,乳名慈玉,原名豐潤後改名豐仁,曾用名豐仍,號子愷,(1898/11/9~1975/9/15),浙江崇德人。
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漫畫家—是我國漫畫藝術的先驅。
其思想有超塵出世,靜觀人生的冷靜與恬淡,對社會有熱情與關懷。作品充滿對人的同情和愛。(受李叔同影響)
豐子愷的一生
6歲時,父親豐金黃收他在座下讀私塾。
9歲時,父親逝世。
12歲的時候,塾師讓他描繪孔子像,小畫家的名聲也就在全鎮傳開了。 12歲的時候,塾師讓他描繪孔子像,小畫家的名聲也就在全鎮傳開了。
17歲時,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李叔同(弘一法師)擔任他的國畫課教師。
早年受老師李叔同(弘一大師)的影響,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舉止皆以佛門子弟自居。
1921年東渡日本,曾入東京川端洋畫學校習油畫。在日本時多方學習繪畫、音樂,進修日文、英文和俄文。其受日本畫家竹久夢二畫風影響較深。
1925年《文學周報》恰好要用插圖,主編鄭振鋒向豐子愷索畫。其後,他的畫就在《文學周報》上陸續發表,並冠以「漫畫」的題頭。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
1936年10月,作家巴金、林語堂、魯迅、豐子愷等共21人,又發表了「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
從1925年到1937年抗戰開始,豐子愷的畫集、隨筆、藝術理論和翻譯作品甚多。這一啟蒙工作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對「五四」以來的新文化運動都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69歲時,文化大革命,那時他住在上海。大字報,逼供信,抄家,關「牛棚」,緊縮住房,下鄉勞動,寫不盡的檢討交代,批鬥,掛牌,遊街,克扣工資。
1974年四人幫借批大儒為名,炮製所謂「黑畫展」,豐子愷自然也不能倖免。
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
(1)發掘兒童情趣
(2)刻畫社會百態
(3)描繪自然物象三方面
寫作風格
他的隨筆持有一種獨特的人生態度。他崇尚簡陋生活的工農,崇尚天真純潔的兒童,他憧憬「天下如一家,人們如親族,互相親愛、互相幫助、共樂其生活,那時陌路就變成家庭」的大同社會。
《護生畫集》緣於佛教的大慈悲心,也出於對良師李叔同的敬重。
畫的四個時期
描寫古詩的時期
描寫兒童像時期
描寫社會像時期
描寫自然像時期
文革時豐子愷的漫畫被稱黑畫,被批判者判定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認定他影射三面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