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8 年第 2 期
论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生态观
陈凡杜秀娟
[ 摘要] 马克思的《资本论》实现了哲学和经济的有机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统一,蕴涵
着极为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关系,解决当代社会生态问
题指明了路向。
[ 关键词] 马克思《资本论》生态观
在马克思所遭受的生态学批评中《, 资本论》论》,我们会发现,与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
所受的指责可谓最为激烈和尖锐。在那些绿色判这条主线或“红”线交织在一起,还有一条对资
批评者看来《, 资本论》只是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这条辅线或“绿”线。或者
济学批判,突出的是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对资本说,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本来就既包
主义进行充分的生态批判,不见生态危机踪影; 含着政治经济学批判,又包含着生态学批判,二
马克思主张劳动价值论,把自然(土地) 看成是资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早在二百多年前的《资
本的“免费馈赠”,否定了自然自身的价值和效本论》中,就已经有了“红”与“绿”的结合。
用;马克思把自然看成是征服和改造的对象,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
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者———总而言之《, 资本论》批判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对外
是一部反生态的著作,马克思是一名反生态学部自然的破坏,二是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对人的自
家。果真如此吗?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再一次认身自然的破坏。马克思始终“对生态极限和生态
①
真地研读了马克思的科学巨著《资本论》,得出了可持续性问题表现出深切的关注”,在揭露资
相反的结论。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实质的同时,也深刻地揭露
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可持续性。
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滥用和破坏着外部自
一、生态学批判论:最早敲响了
然。就其本性来说,资本具有无限积累的天性,
环境危机的警钟而无限扩大的资本积累对于作为生产资料的自
然物的需求必然存在无限增长的天然趋势,资本
毫无疑问《, 资本论》首先是一部划时代的马积累试图突破自然设立的时间界限,贪婪地剥夺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巨著。它的副标题是自然,导致森林、煤矿、铁矿等资源枯竭,造成自
“政治经济学批判”,批判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资然的满目疮痍。马克思指出,文明和产业的整个
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剖析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是起很大作用的,相
本剥削剩余价值的秘密和实质,阐述无产阶级和比之下,对森林的养护和生产,简直不起作用。
资产阶级对抗矛盾的深刻根源,揭示资本主义生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还引发了空间变革,工
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是《资本业和农业的分离,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严重“破坏
论》的一条主线或“红”线。同时,认真研读《资本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
— 95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8 年第 2 期
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的解决方案,在今天都看来都是相当睿智的,极
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导致富有启迪性的。而且,生态危机越发突出《, 资本
地力枯竭。“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