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46 卷第 2 期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46, No. 2
2009 年 3 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Mar. 2009
孔子/ 和0文化思想及现代启示
杨庆存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北京 100806)
摘要: 孔子/ 和0 文化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具有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文章分析了
孔子时代的社会危机与/ 和0 之重大价值的发现, 梳理了孔子/ 和0 文化思想体系的理论架构。作者认为,/ 和0
是孔子文化思想的精髓和统领,/ 仁0 、/ 礼0 与/ 中庸0 是实践/ 和0 的重要手段, 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途
径。孔子毕生倡/ 仁0崇/ 礼0、推行/ 中庸0 , 致力于/ 和0文化思想的创造, 建构了民族特色鲜明的体系。文章指
出, 孔子/ 和0 文化思想的巨大魅力在于/ 以人为本0, 关注现实, 在于创造性地弘扬前代的优秀成果, 思考人类
的和谐有序、文明发展, 其思想精髓对当今人类的发展仍然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和谐; 文明; 中庸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919( 2009) 02- 0143- 05
/ 和0 是东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和0 文带领人们征服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洪水。李白
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为此写下了/ 大禹理百川, 儿啼不窥家, 杀湍堙洪
史上卓越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化巨人, 孔子为中水, 九洲始桑麻0 (5公无渡河6 ) 的诗句, 赞美大禹的
国/ 和0 文化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创功绩。
立的以/ 和0 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不仅成为支与大禹不同, 孔子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
撑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持续稳定发展的主流文与人、人与族群、族群与族群、族群与国家、国家与
化,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至今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国家之间的社会矛盾, 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甚至是
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传播网络化和文社会成员个体利益的争夺与争斗异常激烈残酷。
当时的亚洲华夏大地诸侯征伐社会动荡族群
化发展多样化的当今世界, 在文化作为综合国力, , ,
残杀道德沦丧所谓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由/ 软实力0 逐渐向/ 硬实力0 , , / , ,
演化的国际大环境中, 孔子的智慧对于和谐社会、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 不可胜数0 º , 而/ 周室
和谐世界建设与人类文明发展依然有着重要启既衰, 诸侯恣行0 , / 幽国0 、/ 僭越0 、/ 胁君0 、/ 乱
示。国0 、/ 坏法乱纪0 、/ 君臣为谑0 (5礼记#礼运6 ) 的情
况不胜枚举。诚如孟子所说/ 世衰道微, 邪说暴行
一、孔子时代的社会危机与/ 和0 有作0 (5孟子#滕文公下6) , 不仅前代创造的文明惨
之重大价值的发现遭破坏, 而且人们的生命和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文
明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孔子正是在这样的历史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人与自然、人
背景下, 思考着解决社会危机的最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