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打造教育强区助力城市副中心建设
通州区区域面积906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1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通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优势明显。位于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滨水生态特色突出,是北京多河富水特色最突出的区。
通州区委、区政府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实施“打造教育强区”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区教育实现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以重大工程、行动计划的实施为抓手,促进硬件条件均衡
通过实施初中建设工程、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以及校舍安全加固工程,严格落实北京市办学条件标准,完成了薄弱校改造。制订实施《通州区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8所,增加学位16000余个。制定《通州区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3-2020年)》,2014年,新建贡院小学、马驹桥镇金桥小学、永乐店中学、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并投入使用;2015年,梨园中学、大杜社中学改扩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2016年,新建运河中学南校区,改扩建第一实验小学并投入使用。
加大投入,强化“城乡一体”建设,向农村学校倾斜,全面改善办学条件。2014年,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育才学校通州分校、潞河中学附属学校、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4所学校列入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当年投入使用。近三年来,通州区提升办学条件资金总投入72866万元,其中,设备购置投入资金42256万元,维修改造工程投入资金30710万元。
通过新建园,接收配套园,改扩建村办园等措施增加幼儿园数量。2015年,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计划,重点提高普惠园数量,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探索多元办园体制。2016年,通州区一级一类园达到14所,一级二类园达到10所。
积极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专项计划,利用现存教育资源,推进名校到通州办校区。利用原通州师范学校校园建设首师大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利用通州第三中学校园建设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利用潞州中学校园建设北理工附中(通州校区),北京第二中?W通州分校变为北京二中(通州校区),4所学校于2016年4月27日正式挂牌,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2016年实现初高中招生。把普通中学办成优质资源的通州校区,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教育质量,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促进师资力量均衡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和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明显缩小了城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了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通过接收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公开招聘、返聘优秀退休教师四种方式补充师资,保证师资配备。通过研修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通过交流轮岗促进校际间师资均衡。
坚持“研修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围绕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师德教育、加强新教师及骨干教师培训等重点内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在教师培训和专业化发展中整合力量,逐渐探索出
“课堂、课题、课程”与“教研、科研、考研”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知行研修”模式,并在北京市进行经验介绍和推广。
坚持“高端引领”,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建立完善教育系统优秀人才考核管理机制,开展名校长、名教师及青年骨干教师评选活动,骨干教师做到了中小学全覆盖。建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