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武汉都市圈.ppt

格式:ppt   大小:3,346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都市圈.ppt

上传人:s1188831 2017/8/17 文件大小:3.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都市圈.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都市圈
武汉都市圈简介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武汉为城市圈中心城市,黄石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都市圈简介
武汉都市圈地处全国的中心位置:东经皖苏通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南穿湖南直达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北道华北通至渤海;西面直连大西南;是实现生产要素西进、北上、南下和东出的枢纽,具有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先天优势,很可能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又一举足轻重的经济发展区域。
1
2
3
4
武汉都市圈设立背景
武汉都市圈中心地系统结构
武汉都市圈各城市职能分析(从产业分工的角度)
武汉城市圈工业与域外经济的融合面
武汉都市圈
1、武汉都市圈设立背景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地区是指中国的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六省。这六省处于中国的地理中部,好比是中国的心脏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的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的土地,%的人口,%的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武汉都市圈设立背景
在“中部崛起”这一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河南中原城市群、山西太原都市圈以及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应运而生。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中原城市群4个中部的城市群,“入围”了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这些“次区域”进入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视野,成为“国”字号。
其中武汉城市圈在中原城市群起着领跑“中部崛起”的作用。首先,从地理上讲,湖北可谓是中部的中部;其次,从行政级别上讲,作为湖北省会武汉又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再次,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是中国中部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其地位可想而知。
2、武汉都市圈各职能分析(从产业分工的角度)
(1)“1+8”产业分工
(2)建设三大产业带
(3)产业布局
城市职能
2、武汉都市圈各职能分析(从产业分工的角度)
(1)“1+8”产业分工
首先要确立中心城市的定位。
要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圈域经济增长极的乘数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采取集群方式优先发展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宽、带动作用大的现代制造业和以冶金、石化、建材为主的对城市圈经济有较大支撑作用的基础性行业,利用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发展以光纤、光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制造业行业群、基础行业群和高新技术行业群。
(1)“1+8”产业分工
◆武汉市:作为城市圈的龙头,发挥其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及产业基础等方面比较优势,建成为中部崛起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及产业化基地,以金融、物流、现代商贸、信息、科教、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黄石、鄂州:依托邻近武汉、沿长江和高速公路与铁路的区位及交通优势,重点建成以冶金(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与武汉东湖开发区高新产业对接、互补,积极发展生物医药、金属深加工、汽车零部件、专用机械及港口物流业。
2、武汉都市圈各职能分析(从产业分工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