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骨折愈合骨组织.pptx

格式:pptx   大小:6,16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骨折愈合骨组织.pptx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8/22 文件大小:6.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骨折愈合骨组织.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创伤愈合过程中,骨组织中有哪些细胞参与?作用如何? 李岳湛金玲楼慧怡
病例资料:
患者,女,27岁,于2014年8月16日2pm不慎从高处坠落,双手背着地,流血不止,双腕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
体查:一般情况较好,神志清楚,血压110/70mmHg,脉搏88次/min,呼吸22次/min,颅脑、胸腹部未发现异常,双腕部背尺侧各有约1cm×2cm、1cm×,创面较整齐,可见近侧骨折端外露,有活动性出血。双腕部明显畸形,有骨擦音、骨擦感。X线提示:双Smithe’s骨折。
治疗:入院后,急诊在局麻下清创缝合,持续牵引下复位,石膏管型固定于腕部背曲前臂旋后位。伤口对应部石膏开窗。术后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伤口一期愈合。10天后X线复查,双桡骨下端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术后6周拆除石膏。X线提示双桡骨下端骨折达骨性愈合。行功能锻炼。
骨折类型判断为:间接暴力造成的开放性完全骨折
二期愈合
也称间接愈合。指在局部制动、不进行内固定、骨折端较稳定的情况下,骨折愈合经历其自然的发展过程。分为三阶段:
血肿炎症机化期
原始骨痂形成期
骨痂改造塑形期
血肿炎症机化期
肉芽组织形成过程骨折后骨和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可引起出血、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巨噬细胞和多核白细胞进入,清除坏死组织和细胞碎片。随着血肿的逐步清除、机化,新生血管长入,原始间充质细胞增殖,肉芽组织形成。
纤维连接过程
肉芽组织形成期间血小板、崩解组织(骨折端坏死的骨细胞、成骨细胞以及被吸收的骨基质)、血管周围细胞都会释放出一些细胞因子,如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系列(TGF-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它们将刺激间充质细胞聚集、增殖及血管增生,并向成骨细胞转化。肉芽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胶原纤维,转化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两端连接起来,称为纤维连接
原始骨痂形成期
首先形成内、外骨痂,内外骨膜增生,新生血管长入,成骨细胞大量增生,合成并分泌骨基质,使骨折端附近内外形成的骨样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即膜内成骨。
继之形成桥梁骨痂,填充于骨折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并随着成骨细胞侵入软骨基质,软骨细胞发生变性而凋亡,软骨基质经钙化而成骨,即软骨内成骨,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即为连接骨痂。连接骨痂与内、外骨痂相连,形成桥梁骨痂,标志着原始骨痂形成。
骨痂改造塑形期
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粗,排列逐渐规则和致密。骨折端的坏死骨经成骨和破骨细胞的侵入,完成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替代过程。原始骨痂被板层骨所替代,使骨折部位形成坚强的骨性连接(约需1~2年)。
骨的机械强度取决于骨的结构,随着肢体活动和负重,成熟骨板经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作用,在应力轴线上成骨细胞相对活跃,有更多的新骨使之形成坚强的板层骨,而在应力轴线以外,破骨细胞相对活跃,使多余的骨痂逐渐被吸收而清除。髓腔重新沟通,骨折处恢复正常骨结构,不留痕迹。
一期愈合
在完全解剖复位和绝对固定的条件下,骨折端之间发生直接愈合。X线片上表现为没有外骨痂形成,骨折线逐渐消失。直接愈合的条件是骨折端的'密切接触'和'绝对稳定'。这有赖于准确的解剖复位和拉力螺钉或加压接骨板的绝对固定。但在显微镜下观察,骨折界面间几乎不可能达到如此完美的接触,总有一些部位未完全对合,导致接触面(或可能是接触点)间存在微小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