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膏体充填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格式:doc   大小:3,683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膏体充填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8/25 文件大小:3.6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膏体充填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京铅锌银矿全尾砂膏体充填系统
设计说明书
长沙矿山研究院
南京栖霞山锌阳矿业公司
二○○四年十二月
目录


试验材料来源
充填材料基本性能测定
试块抗压强度试验
试验结果及分析
3. 半工业试验及结果
全尾砂压气造浆试验
全尾砂陶瓷过滤机脱水试验
全尾砂膏体充填料环管泵送试验
全尾砂膏体充填料L型管道自流输送试验
膏体充填料试块强度测定
全尾砂浆充填钻孔及井下管道自流输送试验
半工业试验结果分析及小结
4. 充填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充填系统设计原则
充填系统方案初选
全尾砂脱水方式的选择
充填站址及膏体输送方式选择
5. 设计方案
全尾砂输送
充填制备站工艺流程
系统自动控制
充填钻孔及井下官网
平面布置
系统建设投资

7. 系统设计参数

1 前言
南京铅锌银矿地处南京市郊栖霞山风景区,经多次技术改造目前年产矿石量约35万吨,年产尾砂量约10万吨,矿山不具备尾砂外排及堆存条件。矿山原有充填系统亦经多次改造后采取的工艺流程为:选厂尾砂经水力旋流器分级后,粗砂存储于1#立式砂仓用于采场筑坝,细粒级尾泥则存储于2#立式砂仓中用于采场分层充填。充填时用高压水对仓中尾砂进行造浆,然后放砂至立式搅拌桶。散装水泥仓中水泥则经双管螺旋给料后由螺旋电子秤进行计量而输送至搅拌桶中。系统串联有两个搅拌桶,尾砂及水泥经两个搅拌桶搅拌均匀后,用高扬程渣浆泵加压,然后通过钢丝编织塑料管输送至采场进行充填。充填系统制备输送能力45~55m3/h,充填料浆制备输送浓度为:全尾砂料浆65~68%,粗尾砂料浆66~70%,细粒级尾泥为55~58%,胶结充填时采用的灰砂比为分层充填时约1:6,胶面时为1:4。
尽管矿山所采用的充填工艺可将尾砂全部充入井下,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矿山原有充填系统与充填工艺存在如下问题:
①由于尾泥中粒级过细,为保证其充入采场空区后凝结硬化,水泥耗量大,充填成本高;
②由于充填料输送管路总长超过2000m,尤其是地表充填搅拌站至+14m水平以上的充填倍线较大,目前采用高扬程渣浆泵加压输送,其允许输送料浆最大重量浓度较低。泵送设备技术性能的限制导致充填料浆输送浓度难于提高,低浓度充填料浆进入空区后,必然出现分级、离析严重,强度发展慢等现象,同时加大了跑浆的可能性;
③现有立式砂仓放砂性能不稳定,放出的尾泥与尾砂浓度较低且不均匀,难于满足高浓度充填的技术要求;
④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该充填系统制备输送能力难于满足生产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南京铅锌银矿与长沙矿山研究院合作进行了全尾砂膏体充填新技术研究,先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试验及半工业性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全尾砂膏体充填料制备及输送工艺流程。2004年4月完成了系统施工设计,2004年5月~2004年12月完成了充填站的建设及井下充填管网优化,2004年12月20日进行了系统试运行,其结果表明,系统制备输送能力可达80~90m3/h,细粒级尾泥料浆浓度为62%左右,系统运行参数均可实现检测和调节,2005年2月即可进行全尾砂膏体充填工业试验。

试验材料来源
室内试验用材料为南京铅锌银矿选矿厂排放的全尾砂、充填站立式砂仓放出的分级尾砂、尾泥仓放出的尾泥。为便于运输,所取样品经晾晒干燥。试验用水泥为长沙市坪塘新星水泥厂生产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充填材料基本性能测定
全尾砂、分级尾砂与尾泥的物理性能测试
三种材料的比重、容重与孔隙率见表1。
全尾砂、分级尾砂与尾泥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表表1
材料名称
比重(g/cm3)
容重(g/cm3)
孔隙率(%)
全尾砂



分级尾砂



尾泥

——
——
分级尾砂与尾泥粒级组成如表2
分级尾砂与尾泥粒级组成如表2
材料名称
分级尾砂
尾泥
粒径(μm)
小于某粒径的重量百分比(%)
小计
累计
小计
累计
+170




170~110




110~87




87~71




71~4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