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危险驾驶罪》
授课人:徐爱军
单位:安阳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引子
车祸猛于虎, 据权威部门统计,道路交通事故中,37%系酒后驾驶引起,占三分之一多。
德州:
http://v./show/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和飙车纳入刑法的处罚范围。
危险驾驶罪
危险驾驶罪总纲
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学习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危险驾驶罪是刑法分则危害公共安全罪新修订的一项重要罪名,同时也是一项与社会千家万户紧密相连的罪名,2011年2月25日颁布,5月1日起施行。
学习内容分析
危险驾驶罪客观表现分为醉驾和飙车,醉驾是目前主要的客观表现形式。
通过教师引导、讲解,从而使学生了解危险驾驶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刑事处罚、严重的间接社会后果,认识到醉酒标准是司法机关认定的唯一证据,针对最高院、公安部、最高检执法不统一,社会上某些人恃富顶风作案,应该将醉酒驾驶记入其不良个人信用记录,增加其贷款难度,加大处罚力度,以彻底杜绝危险驾驶行为。
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刑法总则和危害公共安全罪,具有了一定的法律基础,对网络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向往,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引领学生学习危险驾驶罪,让学生懂得喝酒开车害人害己,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危险驾驶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刑事处罚以及严重后果;
②开拓视野,分析修订完善危险驾驶罪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方式。
③锻炼学生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生网上收集危险驾驶罪相关案例,了解危险驾驶的危害性。
②深入校园、社区宣传危险驾驶罪,征集社会签名,撰写一份修订完善危险驾驶罪的建议稿,邮寄给全国人大常委会。
情感价值目标:增强学生作为“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豪感,加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1、危险驾驶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刑事处罚以及间接社会后果。
2、醉酒驾驶的标准解释。
教学难点
1、学术争鸣:“隔夜醉驾”不能客观归罪。
2、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解释。
3、深入社区宣传危险驾驶罪,征求社会签名,撰写一份修订完善危险驾驶罪的建议稿,邮寄给全国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