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编辑人:
肖欣
邹斌海
赖国胜
刘永强
纪龙
吴稍佳
蒋鹏宇
蔡渊
姚学魁
陈钟玮
跆拳道体能训练方法
跆拳道起源
跆拳道(TAEKWONDO),起源于韩国,是一种手脚并用的传统搏击格斗术,也是一项紧张激烈、惊险刺激的以腿法对抗为主要形式的现代竞技运动,更是一门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品质的高尚武道文化。由于跆拳道特有的自卫、竞技比赛功能和道德礼仪教育功效,受到全世界尚武青少年的推崇和喜爱。许多国家的军队和警察都将跆拳道列训练必修课,欧美国家的许多家长将子女送进跆拳道馆,以磨练其精神意志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至1997年,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开展跆拳道运动,注册运动员达到6000多万人,从而获得世界第一搏击运动的称誉。跆拳道已成为包括奥运会在内的所有国际综合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跆拳道在成为竞技运动同时,对普通人而言又是一项极好的健身运动。通过对跆拳道基本技术动作、套路的研习,可以大大提高身体的灵巧性、柔韧性,达到健身、怡情的目的。跆拳道也正在受到许多都市男女青年的喜爱迷恋。那些并不想到奥运会上去争金夺银,而且平日很注重举止文雅潇洒的时尚人士们,也爱上了这门拳脚相交的格斗技艺。
跆拳道的基本哲学思想是:练习此项运动者必须修身养性,道德教育第一,运动技巧第二。此项运动是严格的礼仪与礼仪的严格的有趣结合。一方面,跆拳道运动均起源于传统韩国社会的优雅礼仪,面前的对手头部和身体按规定的角度弯下优雅地鞠躬。另一方面,规则要求运动员身上、头上戴护具,并建议在道服内腹股沟、前臂和胫骨上佩带护具并带护齿。
跆拳道12字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跆拳道训练方法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力量和全身协调能力综合发展的格斗项目,要求爱好者和运动员具有一定的力量,并要全面发展跆拳道的力量素质与其他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力量素质也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因此,力量素质是跆拳道爱好者和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般来讲,跆拳道运动不需要膀大腰圆、横向发展类型的运动员,而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机能基本趋向于瘦高型和质量型,要求肌肉质量高。所以,在跆拳道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上,有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跆拳道训练的主要特点
1、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
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的限制和跆拳道进攻方法的特点,使得跆拳道是已腿法攻击为主。据统计,在跆拳道技术当中,腿法约占总技法的70%。腿击无论在攻击范围、攻击力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拳法的攻击,而拳法的招式,一般偏重于防守和格挡。
2、动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以击破为测试功力的手段
跆拳道不讲究花架子,所有动作都以技击格斗为核心,要求速度快,力量大,击打效果好。在功力的检测方面,则以击破力为测试的手段。就是分别以拳脚击碎木板等,以击碎的厚度来判定功力。
3、强调呼吸,发声扬威
在跆拳道的练习当中,要求在气势上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练习者常以洪亮并带有威慑力的声音来显示自己的威力。据日本有关研究资料证明,人在无负荷工作时,10%的肌肉会由于发声使他们的收缩速度提高9%,在有负荷工作时更是可以提高14%。这就是为什么在比赛当中运动员会发出响亮的喊叫声的原因。在发声的同时停止呼吸,可以使人体内部的阻力减小,提高动作速度,集中精力,使动作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4、以刚制刚,方法简练
受跆拳道精神影响,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多是直击直打,接触防守,躲闪技术运用得比较少。进攻都采用直线连续进攻,以连贯快速的脚法组合击打对手。防守多采用格挡技术,或采取以攻对攻,以攻代防的技术
5、礼始礼终,内外兼修
在任何场合下,跆拳道练习者始终以礼相待。练习活动都要以礼开始,以礼结束,以养成谦虚、友好、忍让的作风,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的提高自己。
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1、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力量和全身协调能力综合发展的格斗类项目, 队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
2、并要全面发展力量素质直接影响着其它素质的发展,也是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基础。
力量素质训练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俯卧撑:俯卧,身体伸直,川两脚尖和两手支撑,在其它部位不触地的情况下,双臂每屈伸一次算·次俯卧撑。要求屈臂时胸部几乎触地,伸臂时肘关节完全伸直。两手亦可握拳或十指撑地,以增加练习难度。训练时每组15~30次,共做5组,每组间歇3分钟
(2)杠铃屈臂:两脚左、右开立,两手反握杠铃与肩同宽。由两臂自然伸直,杠铃静置大腿前开始,以肘关节为轴做两臂的屈臂动作,到两肘完全屈收,杠铃横置锁骨部位,再放松伸臂至大腿前。每重复一次上述动作计数1次。重量15-]0公斤,每组10次,共做5组,间歇3分钟
(3)卧推杠铃:仰卧在长凳上,两臂伸直与肩同宽,双手正放松屈肘,铃杠至胸前但不能接触胸部,然后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