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防雷击专项应急预案目录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事故类型
危害程度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岗位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预警行动
5 信息报告程序
6 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8 附则
9 附件
防雷击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雷击是自然灾害的一种,指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速的放电,雷电通道两端形成上万伏的电位差,巨大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雷电灾害的严重性表现在它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和极大的危害性上,对建筑物、电子通讯设备、机械设备、电力设施以及对生命构成巨大的威胁。雷击发生时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失火、财产损失等,春、夏两季最易发生。
2 处置基本原则
迅速行动、灵活应对。处理事故险情时由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
以人为本。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
强化防护。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
组长:王能宇
副组长:余杏添、王冠、温利民、韦世忠、徐钢
自救组:由王能宇、韦世忠各架子队队长及指定人员组成。
救护组:由余杏添、何铭超、各架子队副队长及指定人员组成。
调查组:由余杏添、温利民、各架子队指定人员组成。
疏导组:由徐钢、李博、各架子队值班人员组成。
保障组:由王冠、何铭超、各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及指定人员组成。
善后组:由王冠、韦世忠、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
项目应急指挥中心由项目行政主管领导、分管生产的行政领导以及办公室、安质、工程管理(调度中心)、机运物资、财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监察、工会、公安等部门和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组长的职责
A 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上级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
B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有关情况;
C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项目现场处置方案;
D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项目应急演练,指挥项目应急行动。
副组长的职责
A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B 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落实项目应急行动,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C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D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自救组职责
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救护组职责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疏导组职责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保障组职责
提供技术保障,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畅通,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供给。
善后组职责
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安抚伤亡人员的家属,配合公司做好理赔工作。
调查组职责
按要求提供事故情况和相关资料,参与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当地气象台发布的气象信息和本地区气象及水文变化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各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落实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对施工生产区和驻地周围的建筑物、给排水管路、电力线路、露天设备的避雷设施进行细致检查,特别是对处于高势的施工设备、电力设施、炸药库的避雷器材要重点检查并对避雷设施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器材。
雷雨发生前(时)应立即切断除照明以外重要的设备的电源,在室外作业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不宜使用水龙头;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等。
根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雷雨气象预警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及时对可能受到雷击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做出灾情预警。按照现场处置方案及时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