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洪涝灾害PPT.ppt

格式:ppt   大小:11,921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洪涝灾害PPT.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9/14 文件大小:11.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洪涝灾害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洪涝灾害
2012级3班
“洪水”一词的来历: 洪水本义即“共水”。“共”意为“一同”、“一起”,“水”即“水流”、“河流”。“共水”意为“多条水流汇合在一起”。因古代文字书写不方便,能省则剩,故“洪水”可简写成“共水”。口语因汉语喜好偶音步的倾向而加一水字说成“洪水”。
…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
厉(瘟疫),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
五害之属,水为最大。
解放前
我载,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155年间,大水灾就发生了1029次,几乎每两年就有一次。
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中原大地上发生过一次特别大的洪水。洪水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房屋倒塌,人死牲亡,到处是白茫茫的水波,活着的人纷纷跑到丘陵或山上去避难。这时有位治水的英雄叫大禹,传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象征了中国人民战胜水害的顽强斗争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比之长江,在水害的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在历史上曾决口泛滥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每3年有一次决口,每100年有一次大改道。公元1117年(宋徽宗政和七年),黄河决口,淹死100多万人。公元1642年(明崇祯15年),黄河泛滥,开封城内37万人,被淹死34万人。1933年黄河决口62处。1938年,蒋介石在河南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使1250万人受害。
在洪灾的侵吞中,大城市不能免。据考证,历史上洪水曾五进北京城,天津市曾8次被淹。
本世纪最大洪水有三次。一次是建国前,两次为建国后。1931年,中国发生特大水灾,有16个省受灾,其中最严重的是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五省,山东、河北、浙江次之。8省受灾面积达14170万亩,占8省耕地面积的1/4。据统计,半数房屋被冲,近半数的人流离失所,不少人举家逃难。这次大水灾祸不单行,还伴有其他自然灾害,加上社会动荡,受灾人口达1亿人,死亡370万人,令人触目惊心。
中国历史上的洪灾
中国历史上的洪灾
解放后
解放后全国性的大水灾主要有两次,1954年大水灾和1991年大水灾。,。长江洪水淹没耕地4700余万亩,,京广铁路行车受阻100天。。
其他重大水灾有:1958年黄河郑州花园口出现特大洪水,郑州黄河铁桥被冲毁。海河流域1963年遭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受灾面积达6145万亩,减产粮食60多亿斤。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1982年遭特大洪水,安康老城被淹,损失惨重。
1998年,一场世纪末的大洪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洪波汹涌,水位陡涨。800万军民与洪水进行着殊死搏斗。据统计,当年全国共有29个省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66亿元。
目前,我均每年受洪涝面积约一亿亩,成灾6000万亩,因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上百亿公斤。
一、概念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
*“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
* “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
洪涝灾害的概念
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涝的分布状况
洪涝灾害的特点
所造成的危害性
应当采取的措施
学习大纲
洪水百科
flood disaster
一、洪水
凡超过江河、湖泊、水库、海洋
等容水场所的承纳能力,造成水量剧
增或水位急涨的水文现象。 二、洪水灾害
水灾+涝灾
水灾:河水或湖泊泛滥淹没土地
引起的灾害。涝灾:由于地面排水不
畅造成地面长期积水引起财产损失的
现象。
洪水灾害分类
溃决型
蓄洪型
山地型
海岸型
城市型
内涝型
满溢型
利害两重性
可变性与
逆增性
可测性
与可防性
多样性
与差异性
突发性与
规律性
普遍性与
可管理性
不可避免性
与可管理性
自然属性与
社会属性
洪水灾害的
基本特征
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
二、洪涝灾害的成因
我们要怎样分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