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洗衣房管理方案
一、洗衣房环境卫生及洗涤物品定期消毒制度:
洗衣房的环境卫生及消毒情况,直接影响洗涤质量,关系到客户的健康问题,是洗衣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为加强洗衣房卫生管理,确保洗涤质量,特制定此制度:
1、洗衣房室内卫生清扫按人分工,划定责任区,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各清扫一次;室外卫生设轮流值曰,每周清扫一次。
2、洗衣房洗涤设备需保持洁净,熨烫设备每天进行擦拭及保养。下班前所有机器设备要擦洗干净,做到无污渍、油渍;室内每周需消毒一次。
3、洗衣房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服、工装鞋。每年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一次,患有传染病者不得从事该项工作,全体人员都要持有身体健康证明。
4、洗净的物品应装入消毒后的转运袋内,避免转运发放时再度污染。
5、严格执行下列消毒防菌措施:
(1)洗涤剂消毒——洗衣粉辅助配料氯漂粉,其具有对洗涤物增加洁净度和消毒杀菌作用水温消毒——洗衣机工作时,机体内水温保持在80—90℃之间,可以溶解洗涤剂和各种洗涤辅料,同时对衣物进行高水温消毒。
(3)蒸汽消毒——熨平机工作时,蒸汽压力在3—5公斤,熨滚表面温度是100℃以上,在熨平床单被套等织物的同时,也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二、洗衣房机器安全操作规程及设备维修制度:
1、洗衣房设备由洗衣技术人员操作,其他人员严禁动用;严格按规程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及设备超负荷情况下运行;设备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无灰尘。
2、工作前必须检查机器、电器设施、螺丝有无松动,各组各系统是否完好及各安全防护设施装置是否完好,出现故障和零件损坏要及时进行修理更换。
3、发现异常声响或异味、运转不正常现象立即停机予以检修,严禁设备带病运行。传动装置每三个月浇注润滑油,每半年进行保养检修和保养大修。洗衣机、脱水机、烘干机、烫平机等设备如发生损坏,需报管理部门,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4、使用所有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做到人走机停,断电、关水,定期检修保险装置。违章操作机器,造成事故,责任自负。
5、非洗衣房工作人员,不得使用洗衣房内的洗衣机、脱水机、烘干机、熨平机等设备,不得擅自进入洗衣房。
三、水洗程序:
相关政策
规范衣物水洗程序,确保为客人提供优质快捷的洗衣服务。
操作程序
:
a)抹干净机体。
b)依次接通水洗机电源、冷水管。
c)检查水洗机,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d)准备必要的清洁剂和工作用具。
e)水洗机运转时如有杂音显示设备运作不正常,需报告主管以便安排检修。
:
a)检查衣服,如有否褪色、破洞、特殊污渍、缺少扣子、染色,衣兜是否有遗留物品。
b)判断衣服是否可以水洗。
c)除下不能机洗的衣扣和饰物等集中用手工洗涤。
d)判断衣服是否会脱色。
e)发现衣物有破损或褪色等问题必须报告洗衣领班或主管,请示处理方法。如衣物试洗时脱色较严重,必须与客人联系,征得同意后才进行清洗。
:参见“衣物去污渍”程序。
:参见“客衣分类打码”程序。
:
d)把衣物的拉链全部拉开,把易损的衣服放入网袋内。
e)把衣物放入洗衣机内,把适量的洗衣粉放进入料口。
f)注意衣物不能超过洗衣机的限载重量,关机门时不要夹着衣物。
:
a)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洗衣机,将不同类别的衣物分别洗涤。
b)密切留意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及向主管报告。
c)水洗温度应控制在摄氏40度左右,浅色的衣物和深色的衣物使用不同的洗衣机洗涤,脱色的衣物使用家庭式洗衣机洗涤。设备运作过程中操作员不能岗。
:
a)待设备完全停止转动、指示灯熄灭后,开启机门,取出衣物并放到干净的胶车内。
b)出机时不能一边转动机胆,一边往外拉布草。
:
c)检查衣物,如有残留污渍,要安排重新洗涤,如有损坏、缺少纽扣等,需立即修补或设法解决。
:
a)把深、浅色衣物分别放入烘干机,注意不能超载。
b)选择适当的烘干温度和时间,并正确操作设备。
c)密切留意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及向主管报告。
d)不能烘干的衣物需自然晾干。
e)把烘干的衣物交湿夹组烫干,内衣裤和袜子交客衣组折叠。
f)衬衣只需烘干至八成干,一般用中温烘约35分钟左右,而较厚的衣物需烘50分钟。
四、衣物去污渍
相关政策
判断污渍种类,选择正确的去污剂对衣物进行去污,确保洗衣服务质量。
操作程序
,准备去污剂及去污工具。
:
a)干洗药水可以溶解的污渍;
b)水可以溶解的污渍;
c)不可溶解的污渍(灰尘,毛絮等);
d)可被特殊药水(去污剂)溶解的污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