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胆囊炎和胆石症的营养治疗
胆囊炎和胆石症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两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尽管病因复杂,但其发生和发展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本期介绍1例因长期不规律饮食而导致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病例。该患者奉行“过午不食”,中餐与第2日早餐相距近20小时,这导致患者胆汁过度浓缩,并淤积于胆囊,进而诱发胆结石和胆囊炎的发生。
病历摘要
一般情况患者男性,77岁,大学教授,因“阵发性右上腹痛2天,伴发热、恶心呕吐”入我院治疗。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胆囊增大。临床诊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可,胃纳较差,大便数日未解,少尿,体重未见明显下降。入院后临床予禁食、抗感染、制酸、解痉、补液支持等治疗,治疗后症状好转,逐渐恢复常规饮食。临床医生请营养科会诊,以制定患者营养治疗方案。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
查体及身体成分测量身高182 cm,体重90 kg,体质指数(BMI) kg/m2,腰围104 cm、%。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177 U/L;其余肝肾功、血脂、血糖等均正常。
膳食调查调查发现,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遵循“过午不食”,长期不吃晚餐,有喝荤汤习惯,喜食肉皮汤、牛筋汤、鱼汤等。每日主食进食量约300 g,肉类食物约150~200 g,蔬菜摄入量不大,平日饮食偏油腻。
其他无规律性运动。睡眠质量较好。
营养治疗患者向心性肥胖,应控制总热量在1540~1925 kcal/d,争取达到理想体重。采取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增加植物蛋白摄入量)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摄入量,戒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何预防胆结石的生成?
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的研究表明,胆囊炎一级预防为防止胆结石生成,并给出了营养指导建议,具体包括:
1. 适当体力活动可降低胆结石发生风险;
2. 增加高膳食纤维食物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胆石症发生率;
3. 对于肥胖患者,减肥治疗时须避免快速减肥, kg;
4. 对于有/无症状的胆结石携带者,熊去氧胆酸可减少疼痛和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
5. 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多选择水果、蔬菜、全麦食品;限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多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应该怎么吃?
合理控制总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向心性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是胆石症危险因素。肥胖人群肝脏合成胆固醇较多,易使胆汁内胆固醇过饱和、继而导致胆固醇结晶析出,诱发胆结石。但肥胖者不易快速减肥,否则增加胆结石发生风险。
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预防胆结石形成
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量,避免刺激胆囊收缩以致疼痛。在手术前后的饮食中,患者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20~30 g/d,病情好转后,视患者耐受情况可逐渐增至40~50 g/d。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严格控制胆固醇摄入量(<200 mg/d)。慢性胆囊炎患者脂肪限制不宜过于严格,膳食中脂肪能量可占总能量的25%~30%。
低脂高蛋白饮食,促进肝功能恢复
胆囊炎患者在恢复期时,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可维持氮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肝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