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春晓》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音乐
3、课时:1
学生课前准备:课前了解有关春天的古诗
二、教学课题
知识能力:能学会《春晓》,并尝试用该曲调举一反三。
过程与方法:在学唱的过程中了解古诗新唱这一音乐体裁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感去感受古诗所要表现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三、教材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古诗学习非常有必要,能够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数千年的文化历史,如果把古诗与歌唱结合在一起,更会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学会歌曲《春晓》,寻找古诗中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声音去表现古诗中的音乐意境。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尝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以及形象欣赏法、适时点拨法等。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发挥百度搜索的作用,刺激和调动古诗新唱的认识。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散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找春天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老师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答:春季)
那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不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样呢。(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用大家的话概括春天就是: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刚才大家一起跟着演唱了歌曲《春天在哪里》,而且还欣赏了春天的照片,那大家想不想用另外的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美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唱法:(出示古诗新唱)。同学们可以想想,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歌唱形式?对,以前学过的《咏鹅》《游子吟》都是这种诗与歌的完美结合。那好,既然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春”,那大家先回顾下以前学过的哪些古诗是赞美春天的呢?学生举例。让学生分别朗诵学过的古诗
《春晓》
《春夜喜雨》
《咏柳》
《村居》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二、古诗新唱《春晓》
(一)
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播放音乐)
提出欣赏要求:在这首歌曲里面,你觉得与平常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回答:(出现了二部合唱和古诗朗诵) 回答给予小星星奖励
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作曲家要把合唱与古诗朗诵融合在一起呢?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学生回答上一个问题:加入古诗朗诵后,整个歌曲更加地优美动听,很有诗意。很有画面感,把春天的美表现的更加生动形象。回答给予小星星奖励
(二)按节奏朗诵古诗
2 ∕4 X X ︳ XX X ∣ XX XX ∣ X 0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X X ︳ XX X ∣ XX XX ∣ X 0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小组练习,给予小星星鼓励
(三)
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
(要求: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2、难点解决:
,引导学生感受旋律如春风轻轻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