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山市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基础与形势 - 1 -
(一)发展基础 - 1 -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 5 -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9 -
(一)指导思想 - 9 -
(二)基本原则 - 9 -
(三)发展目标 - 11 -
三、主要任务 - 13 -
(一)培育创新主体行动计划 - 13 -
- 13 -
- 14 -
- 16 -
(二)建设创新载体行动计划 - 18 -
- 18 -
- 20 -
- 21 -
(三)优化创新格局行动计划 - 23 -
- 23 -
- 25 -
(四)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行动计划 - 27 -
- 27 -
- 28 -
- 31 -
(五)营造创新环境行动计划 - 32 -
- 32 -
- 34 -
- 35 -
- 37 -
四、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 - 38 -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 38 -
- 38 -
- 40 -
- 42 -
- 44 -
- 45 -
- 47 -
- 48 -
(二)传统优势产业 - 49 -
(三)现代服务业 - 51 -
(四)现代农业 - 52 -
五、保障措施 - 53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53 -
(二)注重衔接协调 - 54 -
(三)强化动态评估 - 54 -
(四)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研究 - 55 -
(五)营造良好氛围 - 55 -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也是我市加快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根据中山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市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创新环境,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三五”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投入稳步增长,2015年度我市全社会R&,是2010年的2倍,全市R&%,。科技创新产出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7864件,专利授权量为22198件,%%,分别比“十二五”%%,百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09件,%。“十二五”时期,我市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3项,实现国家外观专利金奖、省科技特等奖、省发明专利金奖“零”的突破,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市成功布局一批重大科研创新平台,为我市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截止到2015年底,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家,引进台9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2家,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
4个。以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引进北京理工、武汉理工、武汉大学、华南理工等4所高校共建研究院,打造“1+4”平台助推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
通过项目引导、校镇合作等多种形式大力建设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实施“一镇一策”行动计划,推进专业镇技术创新和集聚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新型专业镇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科技创新、模式创新、集群创新等八大创新工程。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3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拥有18个省级科技创新专业镇,占所有镇区总数的75%。
“十二五”期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