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环境有机污染的
综合指标分析
第一节环境水体氧状况分析
第二节水体营养状况分析
第三节有机污染物的常规分析
第四节环境样品的富集与常规分离
第一节环境水体氧状况分析
水体中的氧常以溶解的分子状态存在。并以两种作用影响着天然水中氧的含量:一种是氧的富集;另一种是氧的消耗。这两种作用决定着水中氧的实际含量。
天然水中氧的含量服从气体溶解度定律,即它总是力图达到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氧的饱和含量。
天然水中氧含量的表示方法:
采用mg/L的绝对值来表示;
(即相对值)来表示。氧的相对含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a—分析所得氧含量,mg/L;
N—常压下该温度下02的饱和含量(查表求得);
p—当时压力,Pa。
常压下不同温度时水中氧的溶解度
水中氧含量是鉴定水质有机污染状况的重要标志。若水体被有机物污染,则水中的溶解氧会被有机质氧化所消耗。当氧化作用进行的太快而水体不能从空气中吸收充足的氧时,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到甚至接近于零。在这种情况下,嫌气细菌繁殖并活跃起来,有机物发生腐败作用,使水体出现臭气等现象。
溶解氧量下垂曲线
一、溶解氧(DO)
(一)定义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
(二)测定方法:
1、碘量法(清洁水样)
2、修正碘量法(受污染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3、氧电极法(受污染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水中溶解氧低于3-4mg/L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继续减少,则会窒息死亡。一般规定水体中的溶解氧至少在4mg/L以上。
Mn2+ Mn4+
原理:
碱性介质
DO
酸性介质
I-
Na2S2O3滴定
1、碘量法(DO)
I2
向水样中加MnSO4和碱性碘化钾溶液,形成氢氧化锰沉淀:
沉淀很不稳定,能立即与水中溶解氧反应,生成锰酸锰:
然后加入浓H2S04,已经化合的溶解氧(以MnMnO3的形式存在),将KI氧化而析出碘:
所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0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蓝色消失为止):
即可根据水样体积以及标准溶液浓度和体积求得溶解氧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