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戏”味十足的《京剧瞬间》
剧瞬间》是作曲家陈其钢应“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组委会”委约,于2000年创作的一部将京剧旋律与西方二十世纪作曲手法相结合的现代钢琴作品。作品中把我国京剧音乐元素与音乐大师梅西安常用的一些特色和声音响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是这首作品的一大特点。京剧独特的音乐元素,貌似简单,但用钢琴这一西洋乐器来演奏又配合着现代的和声音响及现代演奏手法对钢琴演奏者来说却是相当困难,加之《京剧瞬间》这部作品对音色、触键、速度、幅度及音乐表现等要求,使得这首乐曲在具有鲜明的“戏”味的同时,具有非常强烈的现代感,给演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性。作为2000年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的必选曲目,比赛专门为这首作品设立了陈其钢作品演奏奖。
陈其钢曾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新音乐作品专题座谈会上,专门介绍了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作曲家本人对他自己创作的这部作品的描述中,领略一下这首为钢琴比赛而特制的乐曲的独特之处。
陈其钢:“写这部作品我实际上是受了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个学生的一点启发,他写了一首有关京剧的作品,但演奏起来非常困难,几乎没有人能演奏得下来,后来他用电子合成器做了一个小样,结果什么都能演奏了。我听了那首曲子非常受触动,他的作品将钢琴演奏发展到了极限,但这个极限实际上是人的演奏力所不能及的。我就考虑到要创作一首既要有演奏效果,又能达到人的演奏所能达到的极限,而且这个极限是完全可以演奏的作品。之后恰好有了这次“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组委会”的委约,我就把这一想法付诸了实践。
因为这是一首为钢琴比赛创作的特约作品,所以在创作时我就要考虑到三个问题:第一,在钢琴演奏的技巧方面。因为这是钢琴比赛的必弹曲目,不难就没有意义。难可以有两层含义上的难:一层是声音上的难,一层是技术上的难。而我选择了尽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安排两种;第二,在写作上我也是第一次考虑到环境问题,比赛的环境具有特定性,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不可能安排一个完全随心所欲或者是非常安静的音乐;第三,这是梅西安钢琴比赛,是梅西安题材,具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完全脱离这个框架,这是我在创作这首作品时唯一受到的限制。有一些处理要与梅西安的处理有一定的关联,这主要表现在作品的一些和弦的转接上,如:C大调-#F大调的跳跃,再如大量的和弦组合、和弦音的排列、一些不协和音程在一个有调性范围内的运用等等。
这首作品命名为《京剧瞬间》,但中间既没有西皮、二黄,没有京剧中最典型的被大家所熟悉的唱腔,也没有任何京剧熟知的曲牌,主题是选自京剧中非常不起眼的“行弦”。“行弦”在京剧中非常有意思,它有如万金油,可以放在剧中的任何位置。这段音乐实际上在剧中是不唱的,它通常用在剧中最没有意思的时候,如:一个人在台上转圈或者是一个女人在喂鸡等等。它没有鲜明的个性,因此在作曲中使用起来就很方便,更可以自由地发挥。如果旋律本身变化很大,性格非常鲜明,使用起来相对就会困难一些。
这首作品的主题很简单,是从京剧的“行弦”中提炼出来的。这是一首双主题的变奏曲,上下各有一个素材,线条是横线发展的,即使是有和声感觉的时候,也是以横向线条为基础演奏的。实际上作品中大部分都是以一只手为主,另一只手为辅,一只手在演奏流线型的旋律,另一只手点缀其中,在慢速的时候,两只手一起演奏旋律。
作品的第一部分先是呈示部,主题出现,共有十次呈示,这种处理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