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构造综合-松岭峪地区
引言
实习目的
通过对《松岭峪地质图》的综合读图分析,可以基本了解松岭峪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貌起伏、构造类型、构造地层、形成时期等。在这些方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温习阅读地质图的基本步骤。加强了对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在把岩层展绘在构造纲要图和地质剖面图方面,特别强调空间想象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岩层整合关系、岩浆侵入关系、褶皱几何关系、断层几何关系和倒转几何关系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地质知识,灵活运用各种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使我们加深对课本所学知识的了解,培养地质兴趣和思考方式。
二、实习要求
1、分析松岭峪地区构造形态、构造特征及构造运动史。
2、明确该地区沉积环境及演化史。
3、初步掌握具体分析某一地区地质构造的方法与步骤。
三、实习任务
1、绘制松岭峪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
2、绘制松岭峪地区A—B图切地质剖面图。
3、概述松岭峪地区地质构造。
四、区域地理概况
我们的分析基于《松岭峪地质图》。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100000),,,,,。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呈NW-SE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香溪河沿线最低,两侧地势逐渐升高。整个地区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位于600米-1320米的范围内,西部以云岭山最高,达1320米,东部以赵村最低,接近600米。在沿NW-SE方向上。有条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沿河两边有许多村落分散。
第二章地层
松岭峪地区属于山岭地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主要出露的地层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依次为:上元古界震旦系;早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晚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
现列表对各出露岩层进行概述
:
年代地层单位
代号及接触关系
岩性
分布态势
构造阶级
震旦系
Z
以片岩、大理岩为主
分布于陈村、任村及杉岭一带
加
里
东
阶
段
下寒武统
∈1
以千枚岩、变砾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王村、范村
中上寒武统
∈2﹢3
以板岩、变砂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范村、毛村
下奥陶统
O1
以板岩、千枚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毛村
下泥盆统
D1
以砾岩、砂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岭、彩云岭
印
支
海
西
阶
段
中泥盆统
D2
以砂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岭、彩云岭
下石炭统
C1
以砂岩、页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岭、彩云岭等附近
中石炭统
C2
以砂页岩、泥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松岭、彩云岭等附近
下三叠统
T1
以灰岩、泥灰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中间的香溪、白玉山
古新统
E1
以砾岩、砂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左边的云岭山、红石崖等附近
燕山阶段
始新统
E2
以砂岩、页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左边的云岭山、红石崖
喜
马
拉
雅
山
阶
段
渐新统
E3
以页岩、泥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左边的云岭山
新近系
N
以泥灰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