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邓稼先 备课.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邓稼先 备课.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2/17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邓稼先 备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邓稼先
【课标与教材】
《邓稼先》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
【学情分析】
学生对作者和邓稼先了解甚少,学****前应详细介绍;同时讲述核研究的危险性和艰难,为课堂上有表情朗读酝酿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设置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生字、生词。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放一段中国第一颗***爆炸的录相,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后来演变为***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