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免疫与预防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姚火春
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传染源
发病猪
发病猪的排泄物如粪便、污染垫料、器具
隐性感染或者带毒猪
带毒不发病的异种动物,如麻雀携带的流感病毒
进出饲养场的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运输工具
往来的非本场人员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同圈发病猪或者隐性带毒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途径感染易感猪。
注射途径,如注射疫苗、补铁等不更换针头造成隐性带毒猪感染健康的易感猪
场外传染源通过运输途径或者麻雀、老鼠等进入场内。
易感动物(猪)
未免疫的猪
免疫失败的猪
免疫空白期的猪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加强饲养场的管理。
隔离发病猪,杜绝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
注射疫苗时尽量避免同一针头连续注射;
设立专用的物流通道
入场的外来人员和车辆须经过消毒处理
猪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消灭传染源:
定期消毒,杀灭养殖小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隔离发病猪,设立单独隔离圈;
定期检测猪群的抗体水平淘汰多次免疫免疫不合格隐性带毒猪;
加强场区的人流、物流管理;
圈舍增设防鸟防护网,加强灭鼠工作;
总之尽一切可能将传染源拒之门外
免疫系统骨髓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
腔上囊(鸟类)
免疫器官淋巴结
脾脏
外周免疫器官骨髓
免疫系统哈德腺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T、B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自然杀伤性细胞和杀伤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统
红细胞
疫苗使用的几个相关问题
1. 确保动物机体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能产生高滴度的抗体,但不能提供免疫保护,或产生抗体的时间很短
2. 确保使用疫苗危害性不大于疫病本身
很低发病率的情况下不适合使用疫苗
3. 疫苗并不能消除病原的感染
4. 群体免疫力(Herd immunity)
T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与非T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的区别
非T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不能诱导再次免疫应答
抗体水平
T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
时间
抗体水平
非T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
时间
以抗体产生规律指导免疫程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