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交流幻灯片.ppt

格式:ppt   大小:2,56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交流幻灯片.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7/12/18 文件大小:2.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交流幻灯片.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魏晋南北朝的音乐艺术交流
——美丽的乐舞
外汉111第四组
时间:公元220年- 589年,共370年.
【魏晋南北朝】:“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与东晋(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当时南北对峙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 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最后统一全国的隋朝。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时期这一时期思想文化上的收获,远比春秋战国时期要深刻和丰富得多。这一时期在文学、史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诸方面的成就也是十分突出。这一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无论从交流的国家和地区,渠道和途径, 项目和内容上,与之前的秦汉时期相比,都有更大程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分裂,外族侵扰的动荡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杂居,使南北各族的音乐文化广泛的交流融合,随着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西域各国的乐舞艺术大量传入,如天竺(印度)、龟兹等地的音乐舞蹈,上至宫廷,下至间巷,盛极一时。传统的中国乐舞,吸收了域外乐舞的不同艺术风格, 焕发出灿烂的艺术光彩, 为隋唐音乐舞蹈的繁盛创造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音乐东渐,主要集中在北魏、北齐、北周各代,尤其到北齐时,后主和幼主非常耽溺西域音乐,因此西域艺术家受到极度宠遇,从而使西域艺术家到中原一时达到最高潮,这一时期是西域音乐东渐史上最主要的时期,也是西域艺术家贡献最显著的时期。
南北朝时期的西域音乐东渐,不仅在
西域音乐的数量,而且在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上,都可以与吸收西域文化而发展到极盛的唐王朝音乐相媲美。
中原与西域艺术的东西互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虽然战乱不断,但各割据政权纷纷凭借自己的实力在西域地区建立地方政权,西域与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并未停止不前。随着中原地区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促进了两地艺术的发展。
在中原艺术不断传入西域的同时,
西域的艺术也源源不断地传入了中原,尤其在乐舞、建筑绘画等方面
西域传入的乐器、乐曲
胡笛是汉代中国音乐家根据羌笛加以改进而成的吹奏乐器。据说梨俱吠陀时代印度人已使用的乐器vana,就是“笛”。羌人的笛可能与印度此种乐器有联系,中国传统乐器中有笛,后又传入羌笛,即竹制直吹单管的洞箫,最初只有四孔,约公元前一世纪传至中原地区,并增加一孔,后经改进发展为六孔。胡笛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也有广泛使用。
笛子
箜篌
笙摸(konghou)是一种弹拨乐器,汉代时写作坎侯、空侯,汉代以后中国人仿照笙、竿、筑等表示乐器的字,创造出“笙模”两个新字,唐代以后成为这种乐器的定名
请欣赏箜篌弹奏《高山流水》
五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