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概貌
庄河概况
【地理】庄河市位于辽东半岛东侧南部,大连市东北部,为大连市所辖北三市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9′~123°31′,北纬39°25′~40°12′,东近丹东与东港市接壤,西以碧流河与普兰店市为邻,北依群山与营口市的盖州市、鞍山市的岫岩满族自治县相连,南濒黄海与长海县隔海相望。
全境总面积为698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4086平方公里,自然海岸线长285公里。
庄河市为低山丘陵区,属千山山脉南延部分,地势由南向北逐次升高。北部群山逶迤,峰峦重叠,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为辽南群山之首。中部丘陵起伏,海拔在300米左右,溪流、峡谷、盆地、小平原间杂其间。南部沿海地势平坦宽阔,海拔在50米以下。三部分区域地势分明,特点突出。山岭,奇峰突起,岩石裸露;丘陵,坡度平缓,土层软厚;平原,零星分布,地表平坦。
庄河境内有英那河、庄河、湖里河、小寺河、寡妇河等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13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至100平方公里的河流9条,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至50平方公里的河流31条,这些河流总长度882公里。碧流河为庄河市与普兰店市的界河,环绕于西,庄河、英那河襟带于中,湖里河、地窨河纵贯其东。全部河流均发源于北部山区,流经中部丘陵区及南部沿海平原区,大多数河流流向基本由北向南流入黄海。
全市地貌特征可概括为“五山一水四分平地”。
庄河市濒临黄海北岸,海岸线绵延曲折,自然港口颇多,按其性质不同,可划分为海口和河口两种。境内海口有35处之多,河口亦有10余处。正在兴建的庄河港,起步工程规模为万吨级和5000吨级泊位各1个及配套设施,年货物吞吐量为100万吨,国际开放口岸标准。
庄河海域属内陆浅海,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表层水温低于0℃,最低达-℃,呈近岸水温低于外海的特征,同时近岸有大量海冰出现。
海底地貌类型主要为浅海堆积平原。0~10米等深线的范围内宽10公里,地势平坦形态单调,平均坡度为2'52″;水深10米以下的海域为水下堆积平原,海底表面平坦,坡度小于2'。
【建置沿革】庄河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华民族的先人就生息在这里。境内至今存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遗物。商属营州,周属幽州。春秋是燕国地。战国时期属燕国。秦统一全国后,袭燕国旧制,仍属辽东郡地。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属燕国。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改燕国为郡,属辽东郡。东汉属幽州辽东郡;东汉末,公孙度据辽东,属平州。三州辽东郡西安平县地。东晋元帝建武之年(公元317年),北方进入十六州辽东郡。东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高句丽陷辽东。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七月,唐军拔石城(今城山)。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克平壤,收复辽东,置安东都护府,庄河属之。辽时属东京道东京辽阳府。金时属东京路。元时属辽阳行省辽阳路,明代属辽东都指挥使司,西与西南部为复州卫东,西北与北部为盖州卫秀岩城地,东及东北部为凤凰城辖域。
清初属奉天府盖平县。当时盖平县下设十二社(县下行政组织),庄河地区分属两社,西部为复来社,东部为岫岩社。清乾隆时属岫岩厅(由盛京特别行政区管辖)。清朝在盛京(现沈阳)设奉天将军与奉天将军府尹,对辽宁地区实行旗民分治,
“凡满洲、蒙古、汉人八旗事务,则统之于奉天将军;凡民人事务,则统之于奉天府尹。”岫岩厅隶属于奉天将军,庄河因之。光绪二年(1876年)一月,岫岩厅改为州,隶凤凰直隶厅。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根据奉天将军赵尔巽“庄河地属岫南控海之滨,左右扼制海口,适当冲要设治实属相应”的奏请,同年十月,划出岫岩州南部地区,设置庄河厅,并设庄河厅抚民同知。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改变辽宁地区行政建置,罢将军置东三省总督,废除“旗民分治制”。庄河厅隶东三省总督奉天省兴凤道。
民国2年(1913年)1月,庄河厅改为庄河县,隶属奉天省东路道(1914年5月更名为东边道)。
1931年~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庄河沦为“伪满辖域”。
1945年9月9日,八路军挺进东北先遣支队解放庄河,同年9月12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辽南地区第一个县级人民政府——庄河县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1946年11月被国民党占领。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收复庄河,重新获得解放的庄河隶属辽南行政公署。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直属辽宁省。1949年5月至1954年8月直属辽东省。1954年8月至1956年5月直属辽宁省。1956年6月划归安东省专区。1959年1月划归旅大市。1965年12月划归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