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近代婚姻.ppt

格式:ppt   大小:2,339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代婚姻.ppt

上传人:13431315 2017/12/18 文件大小:2.2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代婚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代婚姻
1
一﹑蜕变
我国古代婚姻最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婚姻制度是以聘娶婚为主,是宗法制度下的包办和买卖婚姻,婚姻的成立我国古代婚姻最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成立和解除由家长决定。同时,夫妻关系极不平等,夫权至上,女性附属于男性,没有独立的人格。但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和传播,以及民主革命运动的推动,我国传统的包办强迫、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也受到了挑战并出现变动。
2
3
4
二﹑变革
近代中国婚姻制度变革体现在对传统婚姻陋****的否定上。较早对婚姻制度进行否定的是太平天国运动。首先表现在女子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太平天国规定“凡男女结婚,先通过本队主,由本队主禀明婚娶官,有政府统一从国库中支取钱粮。”,政府对男女结婚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这就使男女在经济地位上处于了一个平等的地位。。
5
其次,太平天国废除了“父母包办”、“买卖婚姻”、“指腹婚”、“童养媳”等封建的婚姻制度。提倡婚姻自由,主张自由恋爱,不论门第高低,身份贵贱“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也打破了封建社会一直以来的“门当户对”的思想。第三,太平天国对封建社会强迫妇女守寡的风气也加以反对,据记述“太平天国内凡妇女必须结婚而成为家庭之一,自闻得其夫被妖(清军)所杀的噩耗,几彷徨无主,甚至踟躇街头,以求得新丈夫。”寡妇再婚,这无疑是对“寡妇无再之义”的礼教的反抗,从而也砸碎了妇女身上的“从一而终”充当“贞洁烈女”的精神枷锁,使太平天国的婚姻制度更加的民主。
6
太平天国政府提倡新的婚姻制度,并通过一定的法律来保护自由结合的男女。男女结婚由政府发给“龙凤和挥”予以法律上的承认。“和挥一式两份,政府一份,结婚当事人一份,上面写有男女姓名、年龄、籍贯和年月,以及参见革命的年月等。”
7
呤俐在《太平天国亲历记》中对这种婚姻制度大加赞赏,他认为“男女从未谋面即行结婚的旧俗,选择吉日的迷信,以及送聘金等等全部革除净尽,惟有将新娘的发挽成辔,以及新郎于夜间率领乐队、灯笼、轿子和骑着马的友人至女家迎娶这两件事保持着昔日的风俗。太平天国的妇女摆脱了束缚,享有社会地位,从而她们的结婚也就成了爱情的结合。”太平天国对婚姻家庭进行改革的重要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妇女的地位,虽然它并未能最终改写中国妇女受奴役,受压迫的历史,但它通过强制立法及强行男女平等政策的实施,不仅让天国内的妇女暂时过上了一定程度上的好日子,也给后来的资产阶级对婚姻家庭的改革勇开了先路。
8
对中国传统婚姻制度进行自觉文化批判是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除了要求变法维新外,把改良婚姻也看做他们的政治目标之一。梁启超认为“早婚对种族贻害无穷,中国之弱于天下,其原因虽非一端,而早婚亦尸其咎”。康有为反对婚姻制度对妇女“抑之、制之、愚之、闭之、囚之、系之”,使她们“婚姻不自由”“不得自主”,他认为“男女既得为人”“应一切同之”。维新派批判了封建婚姻的无自主性以及夫妻不平等、守寡、早婚、童养媳等现象。主张婚姻自由、离异自由、婚礼从简、聘礼俭省等。维新时期极少数的先觉女性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摧残,勇敢地提出了婚姻自主的主张。维新派以自主为原则,以情志为媒介,追求个人人生幸福的婚姻观达到了19世纪中国进步婚姻观的最高水平。
9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婚姻家庭是政治革命的前提,从而使婚姻家庭制度的变革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对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弊端陋俗进行了揭露,从婚姻方式、婚礼、婚俗几个方面对封建婚姻进行了理性批判,提倡婚姻自由、晚婚、废除买卖婚姻、主张商定婚等。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末民初出现了自由婚与同意婚、离婚与再婚的现象,婚姻礼仪和服饰业也发生了变化,婚俗删繁就简以求节俭,而且开始注重婚姻契约。1916年司法部附设的法律编查会先后制定民法草案。对早婚、重婚、离婚等婚姻制度方面改革有详细的规定,如“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有配偶的,不得重婚”“夫妻不相和谐,而两厢情愿离婚的,得离婚”等。这一草案虽未成为正式法典,但具有法律效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应当特别提出的是,这时有人开始注重履行一种契约婚姻,当时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契约婚姻最具典型意义。这种契约婚姻在当时还是极个别的现象,但它是中国婚姻史上婚姻缔结方式走向文明的开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