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9
文档名称:

个案研究范例PPT1.ppt

格式:ppt   大小:351KB   页数:1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个案研究范例PPT1.ppt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7/12/18 文件大小:3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个案研究范例PPT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范例
案例一:对青少年网瘾的个案研究
中学阶段是人生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又称为“反抗期”,“麻烦期”或“危机期”。据调查,2006年初,我国学生上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5%,现在这个数字比例更大一些。他们上网主要干什么呢?《北京青年报》的一份调查表明,%的人玩游戏,%的人找朋友聊天,%的人关注体坛动态,%的人看新闻,%的人发E-mail,%的人选择软件,%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中学生上网主要集中在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网上攻击、网上暴力、网上色情等方面。中学生好奇、好强、自控能力差,是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
上网对青少年来说是“双刃剑”,如果能利用得好,对其会有很大的作用。但事实上,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却越发严重。它不仅给个人的学业和身心带来巨大危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用“网络猛于虎也”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如何让青少年真正利用好网络,而不沉迷于网络,则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网瘾的危害:
“网瘾”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狂躁和抑郁。如在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出现类似戒毒症状;临床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抑郁自闭、厌学逃学、失足行为甚至***等。“网瘾”,其当事人现在俗称“网虫”,其危害为:
(一)孤独感增加:
由于网络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人的孤独感逐渐强烈,于是,“网虫”更渴望网中人的关注,如果有人送来讯息,或发来信件,“网虫”都会十分惊喜和感激,这种孤独感驱使“网虫”每天检查好几次信箱。如果没有信件,那种失落的打击无异于小孩子哭着嚷着却没人理会。
(二)自我迷失感加剧:

在网络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到处充满了信息,“网虫”们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一不小心闯入游戏,便会“流连忘返”。不仅如此,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角色,更难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所以,在网络里,他们的表现可以和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
(三)自我约束力降低:
由于网络中的彼此不见面,平常不敢说的话可以说了,不能做的事也可在网上实现。因此,网络充分地暴露和宣泄压抑在人们心理深层的需要和欲望。但这种无谓的宣泄带来的后果却是自我约束力的下降,沉迷于其中,正常的生活、学****工作就无法继续。
对待“网瘾”,我们不能消积抵抗,也不能视之为“世界末日”,我们的家长和教师(特别是学校心理教师,班主任)要循循善诱,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及时矫正、调适、尽早干预,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要让一般心理问题变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层区别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