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海南省海口骑楼老街.ppt

格式:ppt   大小:6,129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南省海口骑楼老街.ppt

上传人:yzhfg888 2017/12/18 文件大小:5.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南省海口骑楼老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口骑楼老街
一、骑楼的历史

二、骑楼老街的特色

三、图片欣赏
总纲
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历史文化街区。骑楼老街是由覆盖约175平方公里,计约3800多米长,宽约12米等数条街道组成,两侧主要为3—4层高的建筑骑楼,平均进深两侧各约20—40米,建筑面积约20万平米。
这里的骑楼建筑连绵廻转,层叠壮观;外观生动,多姿多彩;花饰细腻,中西合璧;它有着南国近代商市的雍容华贵剪影,又闪烁着东方巴洛克风格的浪漫和辉煌;它是海口人的灵气,是海南侨商的魂;它积淀了多少深沉的文化,多少血和泪的历史……
海口现存的骑楼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大多由归国华侨始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从东南亚归来的华侨纷纷建铺经商,他们的铺子沿袭了明清时期的“长廊”风格,是为骑楼。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让骑楼在建筑设计的汰选中得到承续,在两广福建、海南等南方各地流传开来。
海口的骑楼一般是2至5层的建筑,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沿街立面经常在各层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等处加以丰富的装饰纹样或浅浮雕,所有的装饰与纹样自下而上逐渐丰富,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一幢幢房子好像长了脚,被柱子架在半空。再仔细看,底层的房子似乎往里掏空两米左右。这样,便在街左右两旁各形成一条宽敞的人行走廊,这条走廊,长可达数百米。骑楼的外部立面檐口均为带孔洞的女儿墙,俗称“风洞墙”,造型主要是欧洲巴洛克式,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组成一条条波浪般起伏的天际线;底楼为开敞的柱廊,柱子外表面大多带有简单的阴刻中式框纹。
尽管已过去了百余年,走在海口的骑楼老街上,仍能欣赏到街边建筑的美。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海口大厦
1935年建好的五层楼至今依然保留着昔日的风采,当年,它曾是海口的豪华酒店,内设舞厅、影院、咖啡馆等。
骑楼的历史与海口早期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