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化学与技术、生活、环境和工业
1.(2011江苏高考)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解析: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只会加剧了碳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将会有助于改善大气的状况。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有助于改善我国的食品不安全状况,有利于保护环境;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绿色食品的理念就是要少用或不用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食品。田间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害。
答案:B
 
2.(2011浙江高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B. 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
C. 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熔点、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
D. 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A选项正确,化学反应遵守三大守恒规律;B选项正确,原子吸收光谱仪也叫元素分析仪,能测定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红外光谱仪测定有机物基团对红外光的特征吸收光谱;C选项错误,分子间作用力(特别是氢键),也能影响物质溶解度;D选项正确,如模拟生物固氮,细菌法炼铜。
答案: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STS联系。目的是引导学生要重视课本知识,学好课本知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考察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面的宽广度和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以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应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平时就要培养养成勤于观察、注意学科最新发展动向的好习惯,要善于联系、学以致用,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热点问题。
 
3.(2011福建高考)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 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 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 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解析:由于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所以A不正确。这题涉及STSE内容,主要与环保、能源和低碳经济有关,属于常识题。
答案:A
 
4.(2011山东高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B. 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 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解析: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