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新闻稿件写作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闻稿件写作方法.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2/18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闻稿件写作方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闻稿件的写作
新闻宣传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好本地本部门工作的各项成果,以此在更加广泛的领域树立起一个地方、单位、部门的外在形象。也以此来促进工作的开展。对于我们全县而言,通过新闻宣传,可以让大家了解前郭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了解我们蓬勃的发展态势,明确我们的发展战略、思路以及政策措施,这样,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前郭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愿意到前郭投资兴业。(谈一下自己在新闻科工作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感受)
我们第一次写新闻稿都感觉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写起,抓不到新闻线索,没有多少东西可写。这就需要占有和掌握一定的新闻素材,那么新闻素材在哪里呢?其实报道点子就在上级部门、本单位的简报、文件、工作安排、阶段性成果、工作总结中。(举例)即使你生活在不太大的天地里,也可以抓到不少好点子,收集到好线索,写出好新闻。(引出主题)
新闻稿件写作
1、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党委开展的某项学习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再举一例,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举例:梨花节、贡果节、西瓜节、查干花)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举例: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针对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单位指定的相应政策)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关注的焦点。(举例:三到户助推新农村建设)
2、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关键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标题的形式,一般是眉题(也称引题)+主题或主题+副题。当然也有三者俱备的,但现在用得不多。比如:(眉题)引资金,上项目,扩增量,活存量(主题)前郭再造工业经济新优势;或者(主题)为农民搭建致富金桥(副题)前郭县
“一推双带”工作回眸。
不可否认,我们今天的报纸正在走上一条前所未有的、更活跃、更市场化的道路。报纸的版面设计越来越讲究,图题越来越花哨,于是有人提出了现代的新闻发展进入了“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新闻的正文越来越不被人所关注。这也就要求对新闻标题要花费你在新闻写作中的很大精力。使新闻标题读起来有吸引力。
(一)拉出新闻眼。我这里所说的新闻眼,是指新闻中最吸引人的东西。把稿件中的新闻眼拉出来制作成标题,而且不管新闻眼在何处,是在导语中,还是在主体或结尾中。例如,《松原日报》06年7月6日刊发了《海勃日戈镇“减少农民”有新招》写的是海勃日戈镇发展劳务经济,组建劳动技术培训中心的事。这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做法,把劳动力转移出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就少了,这个消息的新闻眼就在“减少农民”上。还有我们前面提到的一篇《高效农业之光,照亮农民致富路》的稿子,同样的题材,在《吉林日报》立了这样的标题:肩题是前郭3万农户从事高效农业;主题是《一年增收2亿元》,这就是把读者最想知道的、最感兴趣的新闻眼直接拉出来,作为主标题。
(二)大胆联想。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这里所说的联想,是指从稿件的内容出发进行联想,从而制作出具有吸引力的标题。可以由稿件中人名联想,也可以由稿件中的地名联想,或是由稿件中的事实联想。
由人名联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名字丰富多彩,为编辑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天地。如《松原日报》06年6月5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好松自当舞劲风——郝涛锋创业小记》的通讯。这篇通讯的主人公名叫郝涛锋,郭尔罗斯工业园区内一户企业的老总,这个标题就运用了与人名联想的方法,把“郝涛锋”与“好松”“劲风”联系起来,把“创业”与“自当舞”联系起来。《黑土地上的“瓜菜王”》既是与王占双的事业联系起来,也与他的姓相连,一语双关。
。这类的稿件很多,由联想地名制作出的标题也挺有风味。如《松原日报》06年11月9日刊登的《再访黎明村,红霞挂满天》的稿件,说的是新农村建设中黎明村的新变化,这一标题运用了与地名联想的方法,把“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