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节.ppt

格式:ppt   大小:4,099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节.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7/12/19 文件大小: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节.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 相似者相溶
:
1)结晶及重结晶法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
2)混合溶剂法:改变溶液的极性去杂
(H2O--EtOH 、EtOH--H2O 、EtOH--Et2O)
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样品
少量易溶样品溶剂
样品溶液
滴加难溶样品溶剂
放置
沉淀
粗组份
3)酸碱法
4)沉淀法
酸水液
无机酸盐
H2O
H2S
有机酸盐
重金属硫化物
有机酸
有机溶剂萃取
有机溶剂萃取
生物碱
酸提碱沉法:生物碱
碱提酸沉法:黄***、蒽醌类酚酸性成分
酸性成分形成铅盐、钙盐、钡盐沉淀;
碱性成分形成苦味酸盐、苦***酸盐、雷氏盐沉淀。
: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
2)分离因子(β值)与分离难易的关系
K = CU / CL
b = KA / KB
K值与萃取次数成反比,即K值越大,
萃取次数越少,反之越多
1)分配系数(K值)与萃取次数的关系
(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 行分离
(KA>KB)
β≥ 100 一次萃取可基本分离
10≤β<100 10-12次萃取可基本分离
β≤ 2 100次以上萃取可基本分离
液-液萃取条件(可通过纸色谱确定)
纸色谱是一种分配色谱(相当于多次萃取),可借助纸色谱求β值,并选择理想的分离条件。
K=CO/Cw=1/r[Rf/(1-Rf)] r: 纸色谱定数(当纸色谱
=2)
CO: 在有机相中的浓度
Cw: 在水相中的浓度
β=KA/KB=
1/r[Rfa/(1-Rfa)]
1/r[Rfb/(1-Rfb)]
Rfa(1-Rfb)
Rfb(1-Rfa)
=
将纸色谱的Rf值代入即可求出β,进行多次纸色谱就可找出最佳分离条件
B. Ka 与 pKa
表示酸碱性化合物酸碱性强弱,而pH 值变化则可改变化合的存在状态。
3)酸碱度(pH值)对分配比的影响
A. 游离型与解离型
物质
因素
Ka
pKa
pH <3
pH >12
亲脂溶剂
亲水溶剂
酸性物质
越大
越小
游离型
解离型
游离型化合物分配比大
解离型化合物分配比大
碱性物质
越小
越大
解离型
游离型
D)
特点:
①条件温和,试样易回收。
②溶质浓度越低,分离效果越好。
③试样极性过大过小、分配系数受温度浓度影响过大、易
乳化不宜采用。
适用:中等极性、不稳定成分分离。
液滴逆流色谱()、高速逆流色谱()
特点:分离条件温和,无死吸附,样品易回收,不易
乳化,分离效果较好。
适用:极性大的成分如皂苷、糖类等。
液-液分配柱色谱:
支持剂:硅胶(含水可达17%) 、硅藻土、纤维素粉等。
(1)正相分配色谱:
固定相:水、缓冲溶液
流动相:***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
极性有机溶剂
洗脱顺序:极性小先出柱。
应用: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
(2)反相分配色谱:
固定相:化学键合固定相
亲脂性: Rp-18>Rp-8>Rp-2
流动相: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有机溶剂
常用:甲醇-水,乙***-水
(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固-液吸附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半化学吸附


1)基本规律:“相似者易于吸附”。
2)基本特点:无选择性、可逆吸附、快速。
3)基本原理:吸附与解吸附的往复循环。
4)三要素—吸附剂、溶质(被分离物)、溶剂。
常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碳。
硅胶:使用面宽,对碱性弱的生物碱也可使用。

氧化铝: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具有载样量
大,吸附力强等优点,多用于生物碱的分离。
极性吸附剂
非极性吸附剂
活性碳
①吸附力与吸附剂,洗脱剂,分离物质的关系:
a、极性吸附剂对极性大的溶质易吸附;极性大溶剂洗脱能力强;
b、非极性吸附剂对极性小的溶质易吸附;极性大溶剂洗脱能力弱;
c、溶质即使被硅胶和氧化铝吸附,但一旦加入极性较强的溶剂时,又可被后者置换洗脱下来。
吸附剂含水量吸附力洗脱易 Rf值
洗脱剂极性洗脱力洗脱易 Rf值
分离物极性吸附力洗脱难 Rf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