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x

上传人:1772186**** 2023/11/25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摘要]目的观察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效 果。方法2012年9月〜2014年9月,将6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 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0例)采用F0LF0X6化疗方案联合中药,对 照组(30例)单纯F0LF0X6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 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情况、血清癌胚抗原(CEA)和T细胞亚群。 结果 中药组、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0. 00%、26. 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化疗;中医中药;结直肠癌
[中图分类号]R735. 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 (2015) 05 (b) -0135-05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f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s treatment after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ZHANG Zhao HAN Zhen-guo
The First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s treatment after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Methods From Septemper 2012 to
Septemper 2014, 60 patients undergone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具有明显量效和时间依赖性,榭皮素对人结 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能诱导SW-480细胞凋亡,是 一种高效低毒的药物。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治疗过程中中医药结合化疗,不仅可以增 加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化疗的毒副作 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最重要的是,中医药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巩固化疗,效果比单纯化疗更好,值得临床推 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志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935-971.
[2]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New criteria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fasicle of colorectal cancer) [M]. Beijing: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ress, 1999: 117-139.
[3][M].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00: 192-199.
[4][M].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 201.
_5] Ferlay J, Autier P, Boniol M, et al. Estimates of the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Europe in 2006[J]. Ann OncoL 2007, 18 (3): 581-592.
_6] Jemal A, Siegel R, Ward 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09[J]. CA Cancer J Clin, 2009, 59 (4): 225-249.
[7]吴菲,林国桢,[J]. 中国肿瘤,
2012, 21 (2): 81-85.
_8]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09[M]. Atlanta: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09: 12-13.
_9] Simmonds PC. Palliative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olorectal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J]. BMJ, 2006, 321 (7260): 531-533.
_10] Litle VR , Warren RS , Moore D, et al. Molecular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cytokeratin 20-labeled cells in primary tumors and bone marrow aspirates from colorectal carcinoma patients[J]. Cancer, 1997, 79 (9): 1664-1670.
_11] Falcone A, Masi G, Brunetti I, et al. The triplet combination of irinotecan, oxaliplatin and 5FU/LV (FOLFOXIRI) vs the doublet of irinotecan and 5FU/LV (FOLFIRI) 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by the Gruppo Oncologico Nord Ovest (G. 0. N. 0. ) [J]. J Clin Oncol, 2006, 24 (18S): 3513.
[12][J].中华实用中 西医杂志,2003, 3 (16): 11.
[13]马春玲,
[J].临忻医专学报,1999, 21 (1): 11.
[14]宋景贵,-180肉 瘤的抑制作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报,2001, 25 (4): 299.
[15][J].中草药,1993, 24 (4): 213.
[16]王兴旺,陈敏珠, 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 8 (5): 340.
.17] Gupta S, Zhang D, Yi J, et al. Anticancer activities of Oldenlandia diffusa[J]. Herb Pharmacother, 2004, 4(1): 21-33.
[18][J].齐齐哈尔医学院 学报,2009, 30 (17): 2108.
[19]周喜汉,韦星,黄赞松, 细胞凋亡及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08, 48 (43): 19-20.
[20]刘扬清,高勇,万一元, 殖的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 14 (2): 139-142.
[21]林增海,马涛,-480细胞增殖 的抑制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 28 (5): 699-671.
(收稿日期:2014-12-02本文编辑:许俊琴)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hinese medicinal group
(combination of F0LF0X6 chemotherapy regimen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s) and control group (only F0LF0X6 chemotherapy regime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CM syndrome, TCM symptom score, adverse reaction, serum care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and T cell subset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CM syndrome in Chinese medicin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70.
00% and %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Key words] Chemotherap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orectal cancer
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患病率及死 亡率在我国乃至世界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是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l]o目前治疗结直肠癌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 等,而运用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己经成为常用的治 疗方法,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如何提高结直 肠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研究的重要方向。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山西大医院普通外科行结直肠 癌手术并行术后化疗(F0LF0X6化疗方案)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 机分组,中药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1〜77岁,平 均(59. 07±9. 30)岁,平均体重(65. 12±8. 03) kg,其中结肠癌 18例,直肠癌12例,经病理检查腺癌25例,其他5例;对照组30 例:男性18例,女12例,年龄36〜79岁,平均(60. 07±9. 29)岁, 平均体重(63. 14 + ) kg,其中结肠癌20例,直肠癌10例,经 病理检查腺癌26例,其他4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临床表 现、病理分期、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1. 2诊断标准
①依据中国抗癌协会主编的1999年版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 范(大肠癌分册)中的诊断标准;②大肠癌分期参照2003年修订的 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 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 联合制订的TNM分期法[2]。
1. 3纳入标准
①在本科进行过手术并病理学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②具有明确 的TNM分期;③根治术后至少完成3个疗程的辅助化疗;④预计生存 期〉6个月,主要脏器功能正常;⑤自愿加入研究,依从性好,可随 访。

①全身情况差,不能坚持按疗程服用中药者;②病变范围大,已 侵及外周组织或已有多发远处转移者;③合并可能影响治疗和预后的 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心肺肝肾脏器功能不全、精神疾病 等。
5研究方法
化疗方案 两组患者于术后4〜6周均接受F0LF0X6化疗方 案,方案为:奥沙利伯85 mg/m2于第1天静脉滴注,2 h内输入完 毕,亚叶酸钙400 mg/m2于第1天静脉滴注,2 h内输入完毕,氟尿 喀咤400 mg/m2于第1天静脉推注,氟尿嚓咤1200 mg/ (m2 • d)持 续静脉滴注2 d (总量2400 mg/m2输注46〜48 h)于第1天开始, 每2周重复1次,6周为1个疗程。为预防胃肠道反应化疗前后均采 用5-羟色-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为预防奥沙利伯的神经毒性化 疗期间均应忌生冷食物。
中药组 采用中药基本方加减联合F0LF0X6化疗方案,中 药基本方:柴胡10 g,黄苓20 g,半夏10 g,党参20 g,川花椒8 g,炙甘草8 g,大枣8个,陈皮30 g,白芍20 g,川军5 g,丹参 20 g,牡蛎20 g,五味子10 g,王不留30 g,夏枯草20 g,苏子 20 g,银花20 g,连翘20 g,蒲公英20 g,白花蛇舌草20 g,黄 药子20 g。中药用药时间为化疗前1周至化疗后1周。1齐Vd,分早 晚2次口服,100 ml/次,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5. 3对照组 单纯使用F0LF0X6化疗方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相关标准,分别于治
疗前后观察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腹胀、大便异常、神疲懒言、
□淡不渴、腹痛绵绵、恶心呕吐、皖闷、肠鸣、面色萎黄、水肿、排 便无力等临床症状,无症状计0分,根据症状的轻、中、重分别计为 1、2、3分。并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症状疗效。
化疗不良反应比较包括骨髓抑制(常表现为外周血细胞中WBC、 RBC、PLT计数降低,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作血常规检验时可获得 具体数值),肝脏毒性(ALT、AST,可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 消化道毒性(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神经毒性(口周麻 痹)等。
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的比较:肿瘤标志物(CEA可作为术后监 测肿瘤复发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得),T细胞亚 群(CD4+、CD8+可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得)可反映免疫功能。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制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第6版)的相关疗效判定标准制订。①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 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三95%;②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 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270%;③好转: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 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N30%;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地明 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
. 8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土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的比较
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0. 00%,对照组为26. 67%,两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 中药组治疗后的RBC、P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表3两组治疗前后WBC、RBC、PLT水平的比较(X109/L, x±s)
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指标比较,*P
. 中药组治疗后的ALT、AST水平显著低于对 照组(P
表4两组治疗前后ALT、AST水平的比较(IU/L, x±s)
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指标比较,*P
. 两组的消化道毒性和神经毒 性反应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5两组消化道毒性和神经毒性反应情况的比较[n (%)]
与对照组同指标比较,*P
、T细胞亚群的比较
中药组治疗后的CD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D8+明显减低(P
表6两组治疗前后CEA水平、T细胞亚群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指标比较,*P
3讨论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 位列第三,肿瘤相关死亡率位列第二,在我国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 已呈逐年上升趋势[5-7]。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新发 结直肠癌近120万,死亡约60万。2008年美国新发病例14. 8万, 死亡病例约5万[8]。结直肠癌是一种生长较缓慢的恶性肿瘤,原发 肿瘤的倍增时间平均为620 d,因此在产生临床症状前肿瘤已经经历 了长时间的生长和发展,早期可无症状或缺乏特异性而未能引起重视, 直至出现肠道梗阻、便血、身体消瘦等症状后才被确诊,此时病情已 发展到中晚期,其中约有
1/3的患者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时机[9],而 即便能够手术的患者,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率高达50%左右[10], 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仅给予支持治疗的中位生存期是6个月,联合 化疗的综合治疗中位生存期可达24个月[11],因此,当前对结直肠 癌的治疗依然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之以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治疗、 靶向药物及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治疗,其中,化疗对防止复发及降低病 死率有重要作用,但是化疗药物选择性差,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也有将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一同杀灭,并且可刺激胃肠道,抑制骨髓 造血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力等,这使相当一部分人中止或放弃了化疗。
研究发现,化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 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故本研究旨在观察化疗联合中药 治疗对结直肠癌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医药疗法可以运用于大肠癌的各期治疗中,旨在调节机体抗癌 防癌能力,增强综合治理效果,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缓解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其根本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扶 正可健脾和胃,滋养肝肾、益气补血、回阳固脱等,祛邪可清热利湿、 辛散温通、消导通滞、行气活血、驱毒化郁、散结软坚、攻下逐瘀等。 一般认为,早期正盛邪实,治以攻邪为主,中期正邪俱伤,治以攻补 兼施,晚期治以扶正为主,佐以攻邪,正如《医宗必读•积聚》提出 的“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 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攻且补,末者病觉经久,邪气侵凌,正气 稍残,则任受补”。总之结直肠癌的治疗包括增强机体抗癌能力,祛 除内外致病因素,攻伐癌毒三大内容,而本研究的基本方剂作用机制 正是如此,例如清热解毒的有银花、连翘、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软 坚散结的有王不留、夏枯草、牡蛎、苏子、半夏,抑菌、抗癌、清理 血液的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扶正祛邪的有黄苓、党参、白花蛇舌 草等,因此在本研究中中药组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消化道不良反 应和神经毒性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在降低化疗药物 不良反应中的确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