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新历史主义 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01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历史主义 PPT课件.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17/12/19 文件大小:5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历史主义 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历史主义
1
目录
新批评主义
新历史主义的概念及影响
新历史主义vs旧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之”新“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解读方式
-历史即文本
-文本即历史
逸闻主义
代表人物:

福柯的“权力关系”
2
新批评主义
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因此新批评理论又称“本体论批评”。
文学研究应该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反对印象主义,含含糊糊,浪漫主义,多愁善感的“鉴赏”,以及对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赞扬。
提出文本中心理论,强调诗歌的本体性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和结构。
3
新历史主义的概念
新历史主义指出,历史充满断层,历史由论述构成。以福柯的的概念,我们应透过各种论述去还原历史,而该种论述,是根据当时的时间、地点、观念建构的。换句话说,历史并不是对史实单一的记载,亦并不是对于过去的事件的单纯的纪录。德里达也说:“没有文本之外的世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我们都透过这种结构再理解整个世界,新历史主义在1980年代萌芽,通过格林布兰特的作品发展,在1990年代得到更大的影响力。
4
新历史主义作为一个批评流派获得正式命名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1982年,(Stephen Greenblatt) 为《文类》杂志的文艺复兴研究专刊号编选一组论文,并撰写导演,称这些论文体现了一种新历史主义的倾向。从此新历史主义很快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新历史主义可以说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批评流派,即在具体的批评操作之前,文学批评家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而完备的理论框架作为他们共同的批评支点,在批评操作上也显出方法的多样性,而不像新批评那样逐渐定型化和程式化。到目前为止,对新历史主义的研究和理论界定已使其相对清晰,但新历史主义仍是一个弹性较大的文学批评流派。
5
主要代表人物:(Stephen Greenblatt), (Jonathan Dollimore), (Alan Sinfield), (Jonathan Goldberg)等,还有一些学者,诸如前民主德国的魏蔓(Robert Weimann), 意大利的墨蕾蒂(Franco Moretti), 加拿大的帕克(Patricia Parker)等,也都以英文撰写论文,在美国出书,竭力倡导这种新的历史观。《ELH》,《英国文学的复兴》,《表征》以及《LTP:政教文学学刊》等学术刊物也经常发表“新历史”方面的文章。
6
新历史主义的影响
新历史主义的倡导者一直努力避免体制化,在美国新历史主义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新历史主义一词的概念也逐渐明确固定下来。但以格林布拉特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者,一直都在公开反对学界对新历史主义固定僵化的理解,并努力消解学科理论边界。
7
新历史主义VS旧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这个称号所反映出的渊源,最直接的就是与历史主义的关系。“新”的标榜自然会使人想到它与“旧”的历史主义的不同之处:
1.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中的历史主义一词源于德语中的“historismus”, 这个德语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德国学者Carl Prantl 的一篇演讲辞中,具体指一种带有历史倾向的方法:这个词最初的用法是偏向贬义的,可以指”历史至上”论。但英语中的”历史主义”一词比起其德语词源有着更为宽泛的含义。新历史主义批评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从历史学意义上对Historismus 进行有意识的借鉴,而是着重对文化产品,尤其是文学文本的历史分析。
9
2. 新历史主义与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历史的态度。历史主义批评将历史看作客观的,透明的背景,格林布拉特认为,历史主义立足于“笃信符号和阐释过程的透明性基础之上”,而新历史主义则注意到历史的叙事性特征-历史只能通过文本和叙事来体现,:”历史本身在任何意义上不是一个文本,也不是主导文本或主导叙事,但我们只能了解以文本形式或叙事模式体现出来的历史。”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元史学”研究,就是从历史的叙事性切入,以一种后现代的历史观来颠覆传统历史主义观念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