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欧盟区域政策历史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欧盟区域政策历史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doc

上传人:pppccc8 2017/12/20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欧盟区域政策历史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欧盟区域政策历史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双边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国与欧盟在区域发展策略上的合作与互动也愈发频繁。2013年10月,以“深化中国-欧盟地区间合作,共同促进创新并提高竞争力”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欧盟区域政策对话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功召开,标志着中欧区域合作深化和创新进入一个新阶段。事实上,欧盟自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在实现区域一体化道路上的经验已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而我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上也进行了有力的政策探索,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空间。因此,对中欧区域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发展政策框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欧盟区域政策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
-1993年:政策框架的逐渐形成
1957年-1993年期间,欧盟区域政策先后经历了以欧洲社会基金(ESF)、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P)以及重新整合之后形成的结构基金为主要政策工具的演化历程,并逐渐建立起了欧盟区域政策的法律法规、政策工具以及管理模式。《罗马条约》强调消除分裂欧洲的各种障碍,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结,保证协调发展,以及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基础,为欧洲一体化奠定了法律基础。1988年颁布的《单一欧洲法令》实际是《罗马条约》的更新,它主要强调了欧洲政治合作,对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进行了修改,同时强调各成员国在货币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协调。1992年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则是对《罗马条约》的进一步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正是这三部条约,为欧盟区域政策体系构建了基本的框架与方向。
但是,《罗马条约》强调依赖市场的力量,单纯依靠建立关税同盟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来实现市场统一,没有提出明确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计划,加之投入额度较小,导致政策收效甚微。《单一欧洲法令》和《欧洲联盟条约》虽然更加强调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在目标上也涉及到促进落后地区和衰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但这并不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而且结构基金等区域政策工具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难以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而资源较多、组织较好的地区往往更有效的吸引援助资金。因此,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落后地区反而处于越发不利的位置(臧书磊,2008)。
-2007年: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
1993年,欧盟新增渔业指导基金(FIFG)作为结构基金的组成部分,并正式运行聚合基金,以期缩小内部经济差距。聚会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人均GDP低于共同体平均值90%的欠发达地区的大型发展项目建设,资助比例高达80%-85%。2000年,欧盟增设东中欧申请国的入盟准备基金,以帮助其做好入盟准备,并保证10个国家正式入盟后可享受聚合基金的援助(杨逢珉,2009)。2004年中东欧10国加入欧盟后,欧盟内部地区发展差异变得更为明显,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压力倍增。因此,欧盟提出了新一轮的区域政策改革方案,大幅度提高预算额度,将区域政策的六大目标简化为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和结构调整、促进结构上存在问题地区社会转型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三大优先目标,并提出四个援助项目计划。2004-2006年,新入盟十国可享受约85亿欧元的聚合基金(CEC,2004)。此外,欧盟还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