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分析
李晓燕赵丽杨玉丛李维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山东滨州 256603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对小儿流行感冒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为临床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2013 年4 月至2015 年4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0 例流行性感冒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在分析感冒的主要病因后再采取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在护理7 天后患儿的症状变化情况以及护理的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护理7 天之后,症状改善情况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可明显的提升患儿的康复速度,同时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流行性感冒;针对性护理【中图分类号】+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83-01
小儿患者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常易受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困扰。小儿流行性感冒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该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1]。
小儿流行性感冒都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发冷、乏力以及鼻塞等。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并没有特效的药物[2],因此,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对2013 年4 月至2015年4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0 例流行性感冒患儿进行研究分析,观察采取针对性护理在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中的效果。
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4 月至2015 年4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90 例患儿中,男性患儿52 例,女性患儿38 例,年龄在1 岁到7 岁之间,± 岁,其中咳嗽患儿75 例、发冷患儿19 例、发热患儿66 例、鼻塞患儿42 例,乏力患儿55 例。对照组90 例患儿中,男性患儿55 例,女性患儿35 例, 岁到8 岁之间,± 岁,其中咳嗽患儿77 例、发冷患儿18 例、发热患儿62 例、鼻塞患儿41 例,乏力患儿58 例。所有患儿均按照临床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确诊。主要表现症状有:发热、发冷、乏力以及鼻塞。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患儿的一般护理、日常检查、按医嘱进行定期给药、入院以及治疗评估、住院生活常规护理等。
病因分析:对实验组患儿进行病因的分析,主要病因包括:(1)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能力较差。患儿正处于生长的时期,身体的免疫功能还不够完善,对病毒或细菌的抵抗力还较差,极易被感染导致流行性感冒。(2)环境卫生原因。
大多数患儿对自身的自制力并不强,在玩耍的时候并不是很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卫生,在一些草地树林或其他公共场合玩耍后并没有及时的进行清理,容易被细菌所感染。
针对性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