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病例讨论.ppt

格式:ppt   大小:2,597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病例讨论.ppt

上传人:ktdmzug142 2017/12/20 文件大小:2.5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病例讨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放射性脑病 (radiation encephalopathy REP)
2012-12-27
1
定义
放射性脑病( radiation encephalopathy REP )是指脑组织受到放射线照射,并在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下导致神经元变性、坏死而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REP可在放射治疗脑瘤、颅外肿瘤(鼻咽癌)或白血病脑病等多种疾患时发生,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是放疗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2
发病机理
1、放射线直接损伤脑神经组织
REP的影像学改变常见为脱髓鞘和白质萎缩,不少研究发现少突胶质细胞的损伤是发生脱髓鞘性改变和白质萎缩的原因,少突胶质细胞是放射性脑损伤的主要靶细胞。
2、血管损伤
脑组织受到照射后血管系统的变化主要为内皮细胞损伤、血脑屏障破坏和血管性水肿等(血管增厚、管腔扩张、内皮细胞核体积增大等),它们与早期损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启动作用。
3、自身免疫反应
4、自由基的损伤
3
临床分型
根据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
急性放射损伤脑水肿
早期迟发放射损伤脱髓鞘为主
局限性脑坏死小血管玻璃样变性
晚期放射损伤纤维性坏死
弥漫性脑白质损伤白质脱髓鞘
神经胶质萎缩和坏死、空洞
根据临床表现及部位分为:
大脑型、脑干型、混合型
4
临床表现
由于损伤的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明确定位表现:放射性颞叶脑损伤约有39%的病人以头晕、头痛、手足麻木、乏力等为主要症状。
2、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表现:
额叶:精神症状;记忆力、智力减退;性格改变;幻觉;颞叶型癫痫等。
脑干:复视、面瘫、舌瘫、吞咽困难、发音障碍及典型交叉性瘫痪等。
小脑:走路不稳,共济失调等。
5
6
Ⅰ急性期放射损伤
⒈颅内肿瘤或头面部肿瘤照射体积内包含有部分脑组织时,应用常规放疗的时间-剂量分次方案,出现的急性放射损伤一般比较轻微;但是头部X刀大剂量照射1次就能产生明显的急性放射损伤症状。
⒉在接受与几种细胞毒性药物化疗或序贯进行的全脑或次全脑照射期间,常发生急性放射反应。这些药物有:顺铂、阿糖孢苷、氨甲蝶呤、干扰素、白介素-2等;
⒊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体温增高、意识障碍、痉挛等;
,病理基础是脑水肿;
、总剂量不超过60Gy,或1周不超过10Gy,一般不会发生急性反应;
、颅内压增高时,~,仅照射一次也会引起急性脑水肿。
7
Ⅱ亚急性期放射损伤
⒈脑放疗后数周或3个月内出现暂时、可逆性的白质损伤;
⒉最多见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接受18~20Gy(~)的预防性照射全脑照射后,特别是3岁以下者,大约有50%在3~8周后出现典型的“睡眠症”,表现为嗜睡、恶心、呕吐、易怒等。也可以出现一过性、自限性的疲劳感或局部神经症状加重;
⒊病因可能是照射所致的暂时性脑髓磷脂合成障碍;
⒋应注意避免将脑放射反应误认为是脑肿瘤的进展,而增加剂量或采取其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化疗等,以致加重脑放射损伤。
8
晚期放射损伤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及损伤是否致命取决于照射部位、照射剂量和体积。根据治疗性照射的体积范围,将其分为两类:
⒈局限性放射性脑坏死
伴有局部神经组织异常和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如一侧肢体运动、感觉和(或)神经反射障碍、失语、癫痫、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等。临床表现一般在放疗后10月至数年。约有70%的患者在放疗后2年出现症状。
⒉弥漫性放射性脑坏死
常见于同时接受鞘内注射氨甲蝶呤及全脑放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也可发生在单纯接受全脑或次全脑放疗的患者。最明显的临床特征是精神症状,包括人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降低、痴呆。儿童表现为生长发育延迟和智力发育障碍。
Ⅲ晚期放射损伤
9
预后相关因素
1、放射剂量:放射性脑病发生率与放疗的总照射剂量、单次剂量呈正相关关系。
2、放射野:主要决定于照射部位及照射体积的大小。
3、其他因素:如年龄,伴发疾病,合并化疗,血氧浓度,营养状况,自身免疫状态,个体放射敏感性,吸氧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