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急性心梗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心梗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心梗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心梗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煤医疗中心总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22例急性心肌梗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治疗组心肺复苏后即静注尿激酶120-200万U、链激酶150万U或rt-PA 50mg溶栓治疗。对照组进行心肺复苏除溶栓外治疗。结果治疗组12例溶栓后83%再通,住院死亡17%。对照组10例48小时无一存活。两组急救存活具有明显差异性(P<)。结论在不具备急诊血管重建的医院,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肺复苏溶栓治疗能明显提升住院存活率。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肺复苏;溶栓治疗
一般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塞心肺复苏是溶栓治疗的禁忌症,但是随着不断有心肌梗塞在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成功的报道,我院从2006年开始对6小时内AMI合并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与未溶栓者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2例,治疗组12例,对照组10例。经过临床诊断,心电图和酶学确定符合AMI诊断标准。所选取患者均在就诊,或者是治疗过程中具有心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取得家属同意进行溶栓患者作为治疗组,不同意溶栓治疗的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8±(42-72)岁,其中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9例,下壁梗死合并右心室梗塞3例,治疗组合并心源性休克共3例。对照组患者10例,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7例,下后壁心肌梗死3例,对照组合并心源性休克共4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心肺复苏同时或者是复苏后进行尿激酶(南京产)150万U 7例,180万U 4例,重组链激酶(上海产)150万U 1例,在30分钟内形成静脉推注;其中2例使用rt-PA 50mg,在60分钟之内进行静脉滴注,先静脉
注射肝素5000U,其后1000U/小时静脉滴注。心源性休克需要将收缩压提升到80mmHg以上进行溶栓治疗,远期效果进行随访观察。
对照组进行常规复苏,并给予血管活性药、抗凝、抗休克和抗心律失常等。对以上两组来说主要是从年龄、性别、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以及梗塞部位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性。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组取得了较好效果,±(3-120)分钟,±(2-26)分钟,其中1例心肺复苏后反复发生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给予rt-PA 50mg溶栓,间断性进行体外心脏按压,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后。1例在溶栓后进行连续性除颤,临床上虽然获救,但是其后没有再通,住院死亡。1例在进行复苏和溶栓后呈植物状态。全组临床分析溶栓再通10例,存活者心电图和酶学复查,明显得到改善。其中治疗期间死亡2例均为广泛前壁心梗患者溶栓未通,因为反复室颤,泵衰竭死亡。再通10例中1例合并肋骨骨折,无严重出血并发症。
随访10例患者,±(1-6)年,随访中4例死亡,其中2例是在家中猝死,2例再发心梗住院死亡。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因未能积极溶栓,5例梗塞面积增大,心源性休克加重,3例为顽固性室颤,2例是因为血压难以维持,48小时无一存活。其中1例陈旧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