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
下面是有关于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为你提供了三篇历史数学人物的故事,供你参考。
一、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故事韩信点兵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
3、1~
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首诗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以2
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
5,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了。比如,一篮鸡蛋,三个三个地数余
1,五个五个地数余
2,七个七个地数余
3,篮子里有鸡蛋一定是52个。算式是:1×70+2×21+3×15=157157-105=52(个)
二、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中国组合数学家陆家羲陆家羲是中国组合数学家,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市民家庭。父亲是个收入低微
的小商贩,母亲没有职业,靠给别人缝洗衣服弥补家计的不足。他是这个家庭的独子,5岁开始上学,先后在上海正德小学、声扬中学和麦伦中学读书。他十分珍惜父母亲辛劳节俭给他提供的读书机会,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初中毕业后,因父亲去世家境困窘而中断学业,并到公共汽车五金材料行当徒工。工余时,他仍孜孜不倦地读书自学,立志日后要攀登科学高峰。上海解放后,他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的统计训练班。短期学习后,于1952年5月被分派到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科担任统计工作。在此期间他自修了高中课程和俄语,并广泛涉猎天文、地理、文学、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1957年在职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接受高等教育。1961年毕业分配到包头钢铁学院担任助教。高校调整时该校下马,他被调入XX市教育系统,先后在XX市教育局教研室、包头8中、包头5中、包头24中以及包头9中等校担任物理教师直到逝世。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期间,一次,他阅读了一本名为《数学方法趣引》的书——这是对他一生道路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