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槐杞黄颗粒调节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槐杞黄颗粒调节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槐杞黄颗粒调节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槐杞黄颗粒调节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汪春华刘萍(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087-02
【摘要】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1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泼尼松加槐杞黄颗粒口服)和对照组(单纯给予泼尼松口服)、观察免疫球蛋白(Ig)、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IgG升高,有显著性差异,而IgM、IgA无明显差异、CD3、CD4、CD4/CD8升高,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IgG升高,有显著性差异,CD3、CD4、CD4/CD8升高,有显著差异。结论槐杞黄颗粒有调整肾病综合征细胞及体液免疫作用,并提高疗效。
【关键词】槐杞黄颗粒肾病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
儿童原发病肾病综合征(PNS)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众多资料显示其与机体的细胞或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1][2] 。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感染是肾病综合征病情迁延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前瞻性系统观察槐杞黄颗粒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细胞及体液免疫调节作用的临床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对31例肾病综合征加用槐杞黄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
按照2000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珠海)PNS标准[3][4]且除外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一般资料
61例PNS为门诊或住院患儿,均符合本述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泼尼松加槐杞黄颗粒口服)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1~12岁,;单纯型27例,肾炎型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泼尼松口服)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12岁,;单纯型27例,肾炎型3例。两组间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表一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及基础免疫状态

治疗
全部肾病患儿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均采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2001年《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的激素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槐杞黄颗粒(启东盖天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B20020074),用法:3岁以下5g/次、3岁-12岁10g/次,2次/日,口服。两组患儿均采用上述治疗方案12周,治疗前后测定IgG、IgA、IgM、CD3、CD4、CD4/CD8。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或x2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
治疗组患儿血清IgG、IgA水平明显恢复(P<)。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而IgM无明显差异(P>)。见表二:
表二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比较(X±S, g/L)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两组CD4+、CD8+细胞比率和CD4+/CD8+比值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后其CD4+细胞比较和CD4+/CD8+比值均明显恢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