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洛阳物流园发展规划概述
第1章绪论
现今,在世界经济正处于变革与转型的时期。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型业态,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广泛研究采用,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对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我们国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大,我国的物流业也从起步阶段迈向快速发展阶段。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的物流业规模在迅速的扩大。2008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 万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倍,年均增长 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万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倍,年均增长 14%。2008 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占 GDP 的比重为 %[1]。到了2011 年,在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的物流产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根据相关数据指出:2011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 160 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约为 3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和 14%。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值提高了 1 个百分点。与 GDP的比率升至 18%,从数据可以看出物流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现代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并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型产业。所以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等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物流业能够快速的发展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由于各级政府对物流园区建设的重视,如今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物流园区发展局面。许多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物流园区的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马颖、佘廉(2006)在分析了物流园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我国物流园区的三个必要条件,指出必须在这些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物流园区的规划工作,同时为培育三个条件的成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3]。张晓东(2004)在《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一书中主要分析了物流园区布局发展规律及在此基础上的布局规划问题,探讨了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并就全国层面的宏观布局规划问题给出了参考意见[4]。丁晨等(2003)在《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的研究》中通过对仁海物流园区建设的分析,说明了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原则和方法,阐述了物流园区规划的重要性[5]。冯玫(2008)通过对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的分析,找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发达国家物流园区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的六点准则[6]。中国学者黄定嵩(2009)结合日本、德国等国家物流园区发展的经验认为物流园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