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放飞孩子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放飞孩子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7/12/21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放飞孩子心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放飞孩子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是不同的,所以任何人的成功经验只能局部参考而不能完全照搬。聪明的选择就是寻觅到人生成功的钥匙,这就需要父母和学校为孩子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整理的放飞孩子的梦想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放飞孩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一
寒假转眼就过去了,可能所有人都期盼着假期能再多几天,最好这个周六、周日也能休息才好,因为不少大人都在长假中或远足旅行或近郊游玩,不乏舟车劳顿者或余兴未尽者还希望再舒缓或回味两天呢。那么孩子们呢?想必他们(尤其是中考生和高考生)能出去远行的很少,不是更忙碌地补习各种功课,就是难得的能在家休息两天,而能够享受长假、外出淋漓尽致地玩耍对他们似乎是一个很大的梦想!前几天,又有教育专家们指出,现在的孩子已越来越成为父母的宠物,早早地就被家庭和学校圈养起来,不断地从这个圈走进了另一个圈,他们很大真正长大,也很大成为有用之才。
对此我也深有同感,也在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思考和警醒自己。那么,许多孩子不由自主地成为父母的宠物而被圈养起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可能有多种原因,表面看是中国应试教育的问题,内在地看更多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再外在一点看是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问题(比如安全、攀比等等),而我个人觉得,独生子女政策应该是其最深层和最根本的原因。每家一个孩子,父母难免把孩子看成宝贝中的宝贝,很容易由爱到溺爱,总是这也不放心那也担心,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害怕出现一点点闪失,越是这样越是牢牢地把孩子抓在手里,按照大家都默认的成功规则来打造自己的孩子。因此,父母总是不敢放手,也没机会让孩子独立成长,这样看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什么挫折或风险,但所有的风险都慢慢累积在孩子长大以后,他们最终很难成才成器,也找不到生命中的乐趣和幸福感。
把教育孩子比喻成放风筝可能并不妥当,但真要想把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才,那么学学老鹰是如何训练小鹰则是非常贴切的。老鹰为了要保护小鹰,就在高处筑巢,鹰的巢窝多半筑在悬崖绝壁之处。老鹰有一个训练小鹰的绝招,知道小鹰刚生出来很胆怯,虽然有翅膀却不敢飞,当看到小鹰的羽毛渐渐丰满,就开始了训练它的计划。老鹰知道小鹰在温暖而舒适的巢窝中安稳地得着喂养,非常满足窝巢的生活,可是如果长期这样,小鹰就永远不会飞,永远不能飞向更高更远之处。老鹰为了教小鹰学习飞行就搅动巢窝,老鹰会逐步丢弃巢中的羽毛、茅草、小树枝,让巢窝变得越来越不舒服,小鹰只好学习如何去飞行。当小鹰往下坠落时,它们能飞的本能就显现出来,它们的翅膀会自动煽动。如果小鹰飞行不稳会掉在地上,所以老鹰就在一旁注意观察,当小鹰快掉到地上之前,老鹰就赶紧飞近小鹰伸展两翅接取小鹰,放回巢窝。然后再搅动巢窝,再搧翅,再接回,周而复始,直到小鹰学会飞行为止。小鹰必须经过不断地挣扎、摔跤,才能强壮起来,成为能高飞的雄鹰。
现在台湾的首富(也算是中国的女首富)是已故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她不是靠继承父亲家业而成为首富,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创业而成功的。王雪红十几岁高中毕业时就走上了王家子女必经的道路独自离开台湾,到异国他乡去求学。当时,她只身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独自住在旧金山的犹太人寄宿家庭,在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的情况下,王雪红慢慢学会了战胜寂寞,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很快就成为学校经济系里的高材生。小超人李泽楷也是在年仅13岁的时候,就被送到美国读书。在这离家万里的陌生地方,没有知心朋友,没有随叫随到的佣人,也没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切都要依靠自己去打理。李泽楷后来把他在美国留学的日子称为人生最孤独的日子,但是,这也是他通向成功的起点。
当然,我们普通人可能无法像王永庆、李嘉诚那样去教育孩子,有条件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求学和发展,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方面让孩子学会独立,让孩子一个人去接受挑战、去勇敢成长。比如,现在有不少孩子都很难准时起床(也许是晚上作业太多,但更主要是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总是等待父母三番两次地叫唤,甚至为此常常闹得不愉快,我以前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后来索性和孩子说好了,几点起床自己定闹钟,我们不会再叫的,她为此晚过几次(好像还有两次没有去学校),不过这样她也就知道她要为自己何时起床负起责任来,后来就慢慢养成按时就寝和起床的习惯,而不再怪这怪那的(现在的孩子都很愿意怪罪别人和抱怨的,这也和孩子不能独立处理问题有关系)。再比如,送孩子上学的问题,在国内时常可见学生父母开车接送孩子,有的孩子可能很少坐过公交车的,我们也是一样,孩子读小学时也是车接车送(主要是担心安全),如果还是在国内读中学的话,或许免不了还要如此,到国外上中学后,按常理都不需要接送的(因为国外公立中学都是按学区就近入读的,一般最多也就是20多分钟步行的路程),所以我们就坚持不接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