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慈溪市重大建设项目“十二五”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39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慈溪市重大建设项目“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7/12/21 文件大小:1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慈溪市重大建设项目“十二五”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慈溪市重大建设项目“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启动“十大百亿大桥应对工程”,不断加大重大建设项目投入,为全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1亿元,其中重大项目投资300亿元,约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0%。
重大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影响范围广、带动性强等特点,其建设引发的投资具有创造供给和创造需求的双重效应、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优化资源配置的催化效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的重要抓手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十二五”期间,伴随我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杭州湾大桥的建成使慈溪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而慈溪市综合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水资源、电力、土地等要素的供给现状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差距。为了抓住机遇,提早实现慈溪市现代化建设目标,需对“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进行专项规划。
本规划所称重大建设项目,是指对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主要包括: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
主导产业和园区类建设项目;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的三产服务业项目;对社会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公共服务和民生设施类项目。
规划主要依据:《慈溪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慈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电力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文化事业“十二五”规划》、《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等。
本规划范围:慈溪市域(不包括杭州湾新区)。部分线性工程考虑与杭州湾新区及周边地区衔接。
规划年限:2011—2015年。
《慈溪市“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明细表》是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十二五”时期时间跨度和空间布局可能带来的变化因素,因此,所列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的具体时间、地点、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总投资、资金安排及筹资方式等,可能会有所变动,均以年度下达的计划为准。
一、“十一五”重大项目建设回顾
(一)建设成就
“十一五”期间,慈溪市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是“十五”,年均增长12%。以“十大百亿大桥应对工程”为重点,中横线二期工程、汤浦水库引水工程、徐家浦两侧围涂工程、500千伏(KV)句章变、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市域污水治理工程、图书馆迁建工程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累计完成重大项目投资300亿元,约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0%。重大建设项目的有序实施,为慈溪市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电网、围涂工程有序推进,要素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水资源保障网络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我市按照“外引内治”方针,先后实施和完成了汤浦水库引水工程、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大幅度地提高了慈溪市的供水能力;同时,继续推进“三横十一纵”骨干河道改造,“十一五”。
电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以500KV句章变为代表的电网重大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十一五”时期慈溪市110KV及以上变电所新增容量超过以往四十年电网发展总和。
滩涂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市完成了四灶浦两侧围涂工程、徐家浦两侧围涂工程,开工建设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
公路网络得到完善。通过实施中横线二期工程、杭州湾大桥余慈连接线慈溪段公路工程、浒崇公路改建工程、三海线工程、方淞线工程、329国道路面整治工程、农村联网公路等一批重点实事工程,全市范围内基本形成了以
“四横十纵”为主骨架、县乡道为支线、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同时,杭州湾大桥及沈海高速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对外交通衔接能力。全市公交线路覆盖面扩大、通达程度提高,市内等级公路的行政村通班车率已达100%。
公路运输能力得到提升。2010年共完成客运周转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