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果戈理——俄国散文之父(译序)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是世纪俄国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年月日出生在乌克兰波尔塔
瓦省密尔格拉德县大索罗钦镇的一个地主家庭里。他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
爱好绘画,喜爱乌克兰的民谣、传说和民间戏剧。他的童年时代是在恬静的
田园生活中度过的。年至年,他就读于涅仁高级科学中学,深受
十二月党人和普希金爱好自由的诗歌以及法国启蒙学者著作的影响,较早就
立志要为祖国服务、造福人民。由于父亲早逝,家境日益窘迫。年,
他离家去彼得堡谋生,几经周折,才在国有财产及公共房产局和封地局先后
供职,饱尝了世态炎凉和小职员度日的的艰辛。严酷的社会现实使他从理想
的梦幻中渐渐觉醒过来,透过京城那富丽堂皇的外表,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与
腐败以及普通民众身受的苦难和不平。
在彼得堡,果戈理有幸结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茹可夫斯基和普希金,
这对于他走上创作道路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与普希金的友情与交往传为
文坛的佳话。年至年间,年仅岁的果戈理发表了一部以《狄
康卡近乡夜话》为题的短篇小说集,步入文坛。这部小说集是优美的传说、
神奇的幻想和现实的素描的精美的结合,以明快、活泼、清新、幽默的笔调,
描绘了乌克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讴歌了普通人民勇敢、善良和热爱自由的
性格,同时鞭挞了生活中的丑恶、自私和卑鄙。它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
作相结合的产物,被普希金誉为“极不平凡的现象”,从而奠定了果戈理在
文坛的地位。
年秋,果戈理曾在圣彼得堡大学任教职,一年多以后即弃职专门
从事文学创作。在此期间,他又相继出版了《密尔格拉德》和《小品集》(后
来又称为《彼得堡故事》)两部小说集。作家一改在《狄康卡近乡夜话》中
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迷醉之情,而将讽刺的笔触转向了揭露社会的丑恶、黑
暗和不平,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标志着他的创作
走上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年普希金不幸逝世之后,他将批判现实主
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度,无愧地站在普希金遗留下的位置上,共同成
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在写作小说的同时,果戈理也开始了讽刺喜剧的创作。年月,
著名喜剧《钦差大臣》在彼得堡亚历山德拉剧院上演,轰动了整个京城。该
剧逼真地反映了俄国专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黑暗,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官僚阶
级的丑恶和腐朽。
年月,在《钦差大臣》遭到政府和反动文人的攻讦声中,加上
病魔缠身,果戈理决定到国外去治病。此后来来去去,多在国外,少在故土。
在国外,他一边养病,一边从事早在年就已开始的《死魂灵》的创作。
《死魂灵》的第一部终于在年问世。这是一部卷帙浩繁、人物众多的
宏篇巨制,通过对形形色色的官僚、地主群像的真切、生动的描绘,有力地
揭露了俄国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的吃人本质,极大地震撼了整个的俄罗斯。
由于远离祖国,脱离生活,果戈理的创作思想发生了危机。他的世界
观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赎罪思想、神秘主义和害怕革命变革的情绪迅速膨胀起
来。他竟然要回到宗教迷信和宗法制度中去拯救自己的灵魂和寻找社会的出
路,并对过去发表的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表示了公开的忏悔。这一切迷误与
倒退行径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朋友们的严厉
批评。果戈里在极度的苦闷中将先后两次写成的《死魂灵》的第二部手稿,
也先后两度付之一炬,于年月日溘然长逝,终年岁。果戈理终
身未娶,几乎是在穷困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他在年的创作生涯中,以
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丰富了俄罗斯文学的宝库,成了世纪俄国现实主
义文学的一代宗师。在他的创作影响下,出现了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冈
察罗夫、赫尔岑、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一大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诚如陀斯妥
耶夫斯基所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从果戈理的《外套》中孕育出来的。”
所以,果戈理被誉为“俄国散文之父”是理所当然的。
《果戈理短篇小说选》共收入作品篇,是从《狄康卡近乡夜话》、《密
尔格拉德》和《小品集》(即《彼得堡故事》)中精选出来的。《索罗钦集市》
()、《五月之夜(或:女落水鬼)》()、《圣诞节前夜》()、《伊
凡·费多罗维奇·什邦卡和他的姨妈》()分别选自《狄康卡近乡夜话》
的第一部与第二部;《旧式地主》()和《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
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是《密尔格拉德》小说集中的名篇;而《涅
瓦大街》()、《鼻子》()、《画像》()、《外套》()则合成
一组描写京城生活的《彼得堡故事》;只有《马车》()是单独成篇的。
如果说《索罗钦集市》是一幅乌克兰人民生活的色彩绚丽的风情画,
那么《五月之夜(或:女落水鬼)》便是一首青春恋情的热情的赞歌。它们
充满了对乌克兰人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