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昌平区以科技创新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王漪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10月18日召开的中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 服务业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北京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已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占据首都经济半壁江山的主导产业, 是加快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背景下, 各区依据自身功能定位与产业规划, 都希望在优势领域走出一条适合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色道路。其中聚集众多科教资源的昌平区以科技服务为重心, 带动引领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发展, 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科教新区”。
科技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 昌平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好发展, 正处于由过去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向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这对全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步入“十三五”时期, 昌平区在继承、凝练和提升此前功能定位的基础上, 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这一目标定位。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 昌平区高技术产业和高端现代制造业将不断向总部、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功能, 打造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昌平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专家认为, 昌平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对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许多更高更强劲的需求, 为昌平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联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数据统计, 2015年昌平区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2%, 生产性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从“十二五”时期昌平区不同行业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 五年中, 昌平区的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四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科技服务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15年, 区内从事该行业的企业有4778家, , %, %。2016年, %, 成为带动昌平区生产性服务业乃至地区经济发展、融合其他产业的关键领域, 尤其是一些从事专业技术服务, 占据行业主导性的科创型企业, 是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丰富科教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昌平区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 为科技、信息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目前, 区内规划建设了未来科学城、北京科技商务区(TBD)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沙河大学城等重点功能区, 全区共有3250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00家。
以未来科学城为例, 目前与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以及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三城一区”, 不仅是首都创新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