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霍桑与福尔摩斯
卢润祥
程小青笔下的霍桑有着福尔摩斯的影子。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
摩斯,时至今日,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他的机智勇敢、文武全才的形象给人
留下深刻印象。据说,小说中虚构的那个福尔摩斯的贝克街公寓,也被人们
当成真实之地,居然还有人前去寻踪探幽。根据读到的一些史料,程小青从
年开始。翻译《福尔摩斯探案》,并发表于报上,后又应中华书局之约,
与刘半农等一起翻译柯南道尔的作品,成《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年春,
世界书局的书商沈子方又约程小青译《福尔摩斯探案大全》。这次一律用白
话文,加上新式标点与插图,因而很受读者的欢迎。四年后,亦即年
起,程小青才开始创作他那具有中国风味的、并具有年代上海市井特色
的《霍桑探案》。
具有平民身份的霍桑富于正义感,加上扶弱除暴的精神,以及众多生活
于底层的小民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更加深受读者喜爱。研究霍桑探案与福尔
。
(一)首先是两人的性格上的坚毅和对客观事物深究的细致深入,几乎
都是一样的;但从霍桑身上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在《无罪之
凶手》中,当江银林极口称颂霍桑的才智与功绩时,霍桑却甚感不安,他说:
“我不敢说一个人单单凭着他地才能,件件事都能够无往不利;反之,一个
人的智力有限,有时自信过甚,还往往容易走进错路上去。”不仅如此,作
者还通过包朗的话,进一步说明两人之不同:“我回想起西方的歇洛克·福
尔摩斯,他的天才固然是杰出的,但他却自视甚高,有目空一切的气概。若
把福尔摩斯和霍桑相提并论,也可见得东方人和西方人的素养习性显有不
同。”
(二)两人除侦探的本职外,对数理化学科,旁及社会科学的犯罪心理
及哲学、经济、法制等均有一定的研究。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中,通
过华生的口说:“他孜孜不倦地老是在研究一些科学。”又说:“看来他对于
确切的知识有着强烈的爱好。”程小青在《霍桑的童年》中,介绍霍桑从小
学习就“不拘新旧,哲学、心理、化学、物理等等,都是他专心学习的,学
习时总是孜孜不休,不彻底了悟不止。”同时,霍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
学识、经验与责任心是三个要素,对这三者,他是把科学知识列在了第一位。
在《血手印》一案中,霍桑讲述了刀上所沾汁痕的鉴定方法,说用一种
淡亚马尼亚液,滴在斑渍之上,五分钟后,如是果汁,斑点发绿;倘是血渍,
那就不会变色。反映了霍桑的丰富的科学知识。
(三)福尔摩斯的办事处是在贝克街公寓,霍桑则是在爱文路七十七号
办公。霍桑和包朗这个助手如此配合默契当来自福尔摩斯与华生的模式。在
整个霍桑的境遇中,未发现过“霍桑太太”,只有一个佣人施桂照顾生活,
还有一个烧饭的苏妈;福尔摩斯亦为一独身主义者,其助手华生为有妻室者,
而包朗也有妻子——高佩芹。福尔摩斯有时要打吗啡针,这常使华生深感遗
憾。而霍桑仅抽“白金龙”烟,但烟瘾很大,包朗常在烟雾中看到他沉思不
语的脸。福尔摩斯空下来要拉小提琴,霍桑开心起来或者情绪低落时也要拉
小提琴。此外,霍桑还喜欢画图,他的精神生活似比福尔摩斯要更丰富一些。
(四)霍桑包朗善于化装,令人看不出真相,这一手看来也是向神出鬼
没、善于乔装改容的福尔摩斯学的。
(五)霍桑探案中大多是事主上门报案。福尔摩斯探案亦大多如此,而
且常见的描写是:他能够一眼从来人的衣着、鞋子、神态、说话、动作等判
断出来人的籍贯、来自何方以及职业、经历等,在霍桑探案中,我们也能看
到此类描写,以突出霍桑的料事如神与非凡的判断力。如《舞后的归宿》中,
从现场的一只烟嘴,发现它的主人用得很仔细,外表擦得很亮,从而推断主
人的个性:“这个人很谨慎,而且用钱也很省俭。你瞧,这残余的烟尾已烧
进了钢圈的范围以内。”《青春之火》中,霍桑根据来客高跟鞋的声音,判定
来客是个年轻摩登的女性。又根据一早前来报案时不问苏妈主人是否起床,
是问在家不在家,判断来者脑中没有一个“睡”字,而只当是白天,而有此
一问,也就判断出这位女子一夜未睡。
(六)在霍桑探案中,很少有包朗智慧的发挥,虽然偶尔也一起讨论案
件,但多半是霍桑的意见占上风,包朗的判断往往不那么准确,因此,他是
完全作为陪衬角色出场的,包朗的地位和头脑比较简单的警官汪银林、倪金
寿等差不了多少。往往是当包朗还处在闷葫芦中时,霍桑则早已找到了破案
的关键,因此,和福尔摩斯探案中华生一样,包朗是完全作为配角出现于读
者之前的。此外,中国地方警探的骄横、无能、浅薄,自以为是、主观武断,
与福尔摩斯探案中的英格兰警察局的警官简直如出一辙。
(七)在《福尔摩斯探案》中,作家柯南道尔很注意环境气氛的渲染,
描写十分传神,无论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