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doc.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doc.doc

上传人:mkplttr 2015/4/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执笔人:胡高飞大纲审核人:
课程编号:0301000615
英文名称:Chinese Legal History
学分:3
总学时:48。其中,讲授 48 学时,实验 0 学时,上机0 学时,实训 0学时。
适用专业: 法学本科
先修课程:法理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法学本科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中国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奠定学生的知识底蕴。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能对中国法律发展史全貌有所了解,熟悉中华法系的主要特征,掌握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法律制度,并能运用法律发展基本原理对中国法律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解释,达到正确认识和理解本国的传统法律文化。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法制史的特点与研究范围,中国四千年法制发展概述。父权制****惯变化的体现,“刑”与“法”、“罪”的关系,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商代刑事法规内容。周初统治者对神权理论的突破,“宗法制度”的原则与制度,“周公制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西周时期的主要刑法原则、刑事政策、刑罚、诉讼制度。春秋时期礼治的衰落,郑、晋、楚各国的立法,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论争。秦代法制的指导思想,秦代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睡地虎秦墓竹简》。汉代刑法原则的进一步发展,文景时期的刑制的变化,春秋决狱。《北魏律》的法制史意义,“张杜律”的意义,“魏科”的意义,律、令、格、式的确定,“八议”入律和“官当”,九品中正制与任官考绩制度,律学在中国法制史的地位,关于“五服制罪”原则。隋代《开皇律》与《大业律》的意义,“法不避亲贵”、“一断于律”的原则,唐律疏议,《唐六典》的编纂,唐律对官吏失职、渎职行为的处罚,刑法适用原则,唐代对封建刑法理论的发展,租庸调制度与“两税法”,唐律的基本精神与历史地位。宋代“义利并重”和
“义利双行”,《宋刑统》的意义,“引例破法”,“重法地”,法医学的发展。明初立法思想与立法过程,《大诰》与“法外用刑”,明律确立“轻其轻罪,重其重罪”原则,明代民商事法规的发展,明代厂卫组织。清代严刑峻法、政治思想高压政策,重法扼制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摊丁入地”政策,公罪私罪区别对待原则。清末变法的指导思想,修律中的“礼法之争”,领事裁判权制度及其后果与影响。孙中山的国家宪政思想,《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和性质。北京政府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广州武汉政府时期立法思想与立法特点,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思想与法律体系,“五五宪草”。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参政议会制度和“三三制”政策,苏区肃反工作的经验教训,《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晋冀鲁豫边区劳工保护暂行条例》,马锡五审判方式。
难点:父权制****惯变化的体现,“刑”与“法”、“罪”的关系,周初统治者对神权理论的突破,“周公制礼”,西周时期的主要刑法原则,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论争,春秋决狱,九品中正制,“五服制罪”,“法不避亲贵”、“一断于律”的原则,租庸调制度与“两税法”,“义利并重”和“义利双行”,“轻其轻罪,重其重罪”,公罪私罪,“礼法之争”,孙中山的国家宪政思想,马锡五审判方式。
四、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