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性心包炎的临床治疗
徐秀梅(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铁人医院 163413)
【中图分类号】+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189-02
【关键词】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与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心包炎常是某种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或为其并发症,临床上,病程在6周内为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常继发于全身疾病。临床上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多见。近20年来,心包疾病的病因有了明显变化,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逐渐减少;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逐渐增多,如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急性心包炎逐年增多。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诊断为急性心包炎的病例共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0~52岁,平均46岁。
临床特点急性心包炎起病急,主要症状有发热、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或闷痛。在心脏压塞时,可有端坐呼吸、呼吸表浅而快,身躯前倾,伴有紫绀,心悸和心动过速等。体格检查大多可在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是心跳时2层粗糙的心包互相摩擦所产生,声音粗糙,像指甲在粗糙面上来回抓刮,听起来离耳朵很近。摩擦音持续几小时或1~2天后消失,以后可能再出现。部分病人就诊时已有较多心包积液,不能听到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量较多时有颈静脉和上肢浅表静脉怒张,面部、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等静脉淤血,以及脉搏细速、血压低等动脉缺血的表现。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尖搏动弱或摸不到,心音轻而遥远,可出现奇脉。奇脉为吸气时动脉收缩压下降10毫米汞柱或更多,伴有脉搏减弱或消失。
诊断胸痛和(或)呼吸困难的症状;心脏查体望诊心尖搏动减弱或
消失,叩诊心影向两侧扩大,听诊心音遥远减弱,部分可以听到心包摩擦音;其他有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甚至肝大腹水,奇脉的体征;心电图见QRS低电压,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出现于 aVR导联以外的全部常规导联;X线胸片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见到液性暗区。
治疗感染性心包炎主要是针对不同感染原因的抗感染治疗。非感染性心包炎则应当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时需要快速处理,如果有条件,进行心包穿刺放液是最佳治疗方法,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如没有条件可以给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mg,减轻压迫症状,然后立即转院放液治疗。
2 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满意,36例患者均获临床痊愈,
3 讨论
急性心包炎常继发于全身疾病。临床上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多见。近20年来,心包疾病的病因有了明显变化,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逐渐减少;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逐渐增多,如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急性心包炎逐年增多。非特异性心包炎已成为成年人心包炎的主要类型;国内则以结核性心包炎居多,其次为非特异性心包炎。除系统红斑狼疮性心包炎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大量心包积液一般容易确诊,少量心包积液症状不典型时诊断难度大,有提示意义的方面包括突发的或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体循环淤血征明显,心电图低电压以及X线胸片心影增大等。急性心包炎常累及心包脏层下的心肌,在急性期除aVR外各导联ST段抬高,弓背向下持续2天至2周;在后期则T波逐渐降低、平坦以至倒置;伴有心包积液时,QRS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