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分课时教学设计.doc.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课时教学设计.doc.doc

上传人:nmewfc 2015/4/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课时教学设计.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第七课
总课时
2课时
备课教师
陈朝霞
课题
月迹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3、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1、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收集有关咏月的诗文。
预****要求:
学****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搜集有关咏月的诗词;
了解作者。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一直是我们的话题,无论是古人的吟诵中,还是在今人的赞叹中,她总是充满着神秘,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同学们现在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咏月的?(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将随着贾平凹去追寻月的足迹,看看文中的孩子们是怎么去寻月的?又获得了那些认识? (板书课题:月迹
教学札记
)
(二)学生介绍作者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小说集《商州散记》、《天狗》; 长篇小说《浮躁》、《废都》;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
(三)检查生字词
觑( ) 倏( )砌( )
嫉( ) 酥( ) 袅( )
盈( ) 糙( )
二、整体感知
1、散文在结构上看似自由,但文中都有一条线索将文章的材料组织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学生自行讨论并回答
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妹;事情--盼月、寻月、议月。
2、孩子们寻月的过程是怎样的?
过程: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
3、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心理有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孩子的心理:失望--争执-- 人人拥有-- 处处都有--竟是这么多--满足
小结:寻月的过程正是童心升华的过程,是寻找美的过程。
(要求学生能自圆其说便可,不强求唯一答案)
4、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
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很失望;(指名朗读)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
“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寻月寻出了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