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关于伊利和蒙牛的财务比较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286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伊利和蒙牛的财务比较分析.doc

上传人:86979448 2017/12/25 文件大小:2.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伊利和蒙牛的财务比较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伊利和蒙牛的财务比较分析
第3章公司基本财务状况的对比分析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乳业”)最早应追溯到1999年初成立的
“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当时的注册资本为150万元,同年,8月18
曰,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宣告成立,注册资本为1400万元。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国内融资困境重重的
情况下,公司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摩根士丹利、鼎辉、英联三家风险投资公司
与蒙牛达成风险投资协议,%股份,股价相当于同期
市盈率的8倍。蒙牛管理层持有6. 8%的股份,但按照协议,如果能够达成经营管理目
标,可以按照1:10的比例换取股份。在风险投资机构的帮助下,蒙牛通过一系列的财
务重组,成为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并在2004年6月成
功在香港IPO成功,共发行3. 5亿股募集资金约14. 7亿元。
与此同时,在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高效的管理带动下,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迅速攀
升,蒙牛乳业销售收入由1999年的2780万元上升至240亿元,创造了“蒙牛神话”,
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8%,迅速赶上其主要竞争对手伊利,成为我国销售量最大的液
态奶生产销售企业,从蒙牛的产品系列来看,其主打产品集中在液态奶、酸奶等方面,
而在奶粉、冰淇淋等乳制品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股份”)是由原内蒙古呼和浩
特回民奶厂经过改制,于1993年6月14日正式成立。公司成立后,业务发展迅速,
公司规模的扩大及对资金需求的增加,经过多年准备,公司于1996年3月12日在上
海证券交易所IPO成功,共发行1800万股,累计募集资金1. 075亿元。伊利股份经过
多年发展,成为我国经营范围最广,实力最强的乳业公司,并长期保持着乳制品行业
第一的地位。目前,公司是我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共设有液态奶、
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5个事业部,产品系列共计1000多种,包括液态奶、奶粉、
且行业资产负债率呈现下降趋势,这显示出乳业龙头公司较行业其他公司有着更强
的资金需求。此外,伊利股份近年资产负债率不断的攀升值得投资者警惕。我国上
市公司有着较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乳制品行业资产负债率的降低也正反映出中
国国内上市公司有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两大乳业巨头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近年
都低于行业水平。这反映出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可能不足,也许主
要是由于乳业近年高速发展的态势使得行业龙头企业较行业一般企业拥有更加强大
的投资意愿和能力,从而对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较其他企业多,固定资产投入
占用了较多流动资金。相比而言蒙牛乳业2006?2010年的变化幅度较为平滑,并没
有行业平均水平和伊利股份大。
率大大低于行业均值和正常企业水平,值得投资者警惕。
年蒙牛上市后其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总体保持在55%以下;同期,伊利股份
的资产负债率逐年升高,%°/^;虽然两公
司拥有较多的负债,但是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良好的利息保障倍数对所欠负债的利
息还是拥有较强的偿付能力,这也间接显示企业的有着稳定的利润空间,扩大间接
融资规模有利于企业取得更多利润。
综合来看,伊利股份目前的偿债能力不及主要竞争对手蒙牛乳业,而且还呈持
续下滑状态,相对于蒙牛乳业的平滑稳定,伊利股份的偿债能力令人堪忧。
表3-3两家公司的存货管理水平大部分时候低于行业水平。由于乳业的主要原
材料是鲜奶,拥有一定合理量的存货正是企业进行行业竞争的利器,这在一定程度
上解释了行业内两家巨头在大部分时间内其存货周转率低于行业水平的原因,不过
2010年蒙牛乳业迅速提高的存货周转率可能是由于产品销售量大增因素造成的,这
也反映出其高出伊利股份一筹的管理能力。

本章将对伊利和蒙牛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有关指标如下:

毛利率最能直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由销售毛利除以营业收入得来,即毛
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xlOO%。
毛利率越高,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边际贡献越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
力亦越强,反之亦然。经过统计、计算和分析,两家公司2006年至2010年毛利
率情况如表3-4所示。

传统销售净利率公式是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它不仅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