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2022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50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开心果 2023/12/29 文件大小:5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开心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一中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年高二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实验室制取溴苯 ::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用乙酸、乙醇制取乙酸乙酯2、化合物(x)(y)(z)的分子式均为C8H8,、y、、y、、y、z中只有y中所有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3、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g+Cl--e-=AgCl +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含酚酞)电解产物 、能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与溴水反应而褪色②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键能都相等③邻二氯苯只有一种④间二甲苯只有一种⑤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已烷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6、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属于() 、已知:2H2(g)+O2(g)=2H2O(g)ΔH=-?mol--(g)=H2(g)+1/2O2(g)ΔH=+?mol-(g)中的H-H键比H2O(g)中的H-O键牢固8、常温下,·L-·L-1NaOH溶液。有关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Ⅰ代表H2A,Ⅱ代表HA-,Ⅲ代表A2-)。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2A===H++HA-、HA-H++A2-(NaOH)=20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c(H+)+c(H2A)=c(A2-)+c(OH-)(NaOH)=30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A-)>c(A2-)>c(H+)>c(OH-)9、下列实验现象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硝化反应、,、糖类、油脂均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1、金属钠是体心立方堆积,关于钠晶体,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g)+3H2(g)2NH3(g),当2v(N2)正=v(NH3)逆时,反应达到平衡13、工业上采用如图装置模拟在A池中实现铁上镀铜,在C装置中实现工业KCl制取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CO32-+,,h口出来的为高浓度的KOH溶液1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15、萤石(CaF2)属于立方晶体(如图),晶体中每个Ca2+被8个F-包围,则晶体中F-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HCl=H2O+Cl? (OH)2+Cu2+=Ca2++Cu(OH)+Cu2+=Cu+Fe2+ +2H+=Fe3++H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立方烷()具有高度的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的一种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2)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3)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已知: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Cl2/光照。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立方烷衍生物I的合成路线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填化合物代号)。(5)立方烷衍生物I与碱石灰共热可转化为立方烷。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个峰。18、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阳离子、、、、阴离子、、、、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未出现黄色火焰②取少量溶液,加入溶液无明显变化。③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④向③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步骤①使用的焰色反应属于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③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3)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___,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有___(4)检验溶液中存在的方法是_____(5)取该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沉淀在空气中灼烧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_g19、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设计的合成路线为:相关信息如下:①[Cu(NH3)2]SO4·H2O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Cu(NH3)4]SO4·H2O=[Cu(NH3)4]2++SO42-+H2O[Cu(NH3)4]2+Cu2++4NH3②(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1的实验步骤为:,,,,。①步骤1的抽滤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抽滤操说法作正确的是_____。,,②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_____杂质,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______。(2)方案2的实验步骤为:,,,。①请在上述空格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②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c的洗涤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步骤d采用________干燥的方法。20、在化学研究领域,经常需要对一些物质进行性质的确定。如利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出一定质量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对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①准确称量mg金属镁(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用铜网包住放入干净的试管中;②按图示组装好装置,然后在关闭活塞的分液漏斗中装入一定体积2mol/L的盐酸;③调整右边玻璃管(带均匀刻度值),让U型管(下端黑色部分是橡胶管)两端液面在同一水平面,读出右边玻璃管的液面刻度值为V1mL;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一定量的盐酸进入试管中后立即关闭活塞;⑤当镁条反应完后,,读出右边玻璃管的液面刻度为V2mL。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你认为步骤⑤中空格应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V1,V2均是折算为标况下的值,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Ar(Mg)的实验测定表达式为Ar(Mg)=_______________,你认为此表达式求出的值是否准确?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主要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回答‘是’则此空不填)。(3)步骤①中,为什么要用铜网包住镁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含有下列离子的五种溶液①Ag+,②Mg2+,③Fe2+,④Al3+,⑤Fe3+。试回答:(1)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2)向③中加入NaOH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过量NaOH溶液无沉淀的是(不考虑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用来鉴别Cl–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5)溶液呈红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分析:,NaOH可吸收尾气;B、实验中可能产生二氧化硫,乙醇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且乙醇具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二氧化硫,而干扰实验;C、实验室制硝基苯温度应在50~60℃,。详解:,NaOH可吸收尾气,且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图中装置可制备溴苯,故A正确;B、B、实验中可能产生二氧化硫,乙醇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且乙醇具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二氧化硫,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除去乙醇、二氧化硫,故B正确;C、苯与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实验室制硝基苯温度应在50~60℃,用水浴加热,故C正确。,应将NaOH改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故D错误;故选D。2、D【解析】分析:、l4溶液均不反应;;、z的二氯代物均多余3种;,具有平面形结构。详解:,z中不存在碳碳双键,l4溶液均不反应,A错误。,则X的同分异构体不仅仅有Y和Z,B错误;、相对,及体心的相对位置,则x的二氯代物有3种,而y、z的二氯代物均多余3种,C错误;,具有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x、z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结构的对称性、同分异构体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判断二氯代物时要采用定一移一法,题目难度较大。3、B【解析】A、根据总反应: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可知,A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错误;B、式中5MnO2得电子生成Na2Mn5O10,化合价共降低了2价,所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正确;C、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错误;D、A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gCl是氧化产物,错误。答案选B。4、C【解析】,精铜作阴极,A错误;,活泼金属锌作负极,铜作正极,B错误;,电流流向阳极,铁棒为阴极,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碳棒作电解池阳极,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检验氯气用碘化钾淀粉溶液,C正确;,锌作阳极进行电镀,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5、B【解析】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①正确;②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键能都相等,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②正确;③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苯的邻位二氯取代物应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但实际上只有一种结构,能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③正确;④无论苯环结构中是否存在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间二甲苯只有一种,所以不能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④错误;⑤苯虽然并不具有碳碳双键,但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所以不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⑤错误;答案选B。6、A【解析】铜为29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按照构造原理,价层电子排布式应为3d94s2,当3d接近半满或全满时,能量最低,最稳定,所以Cu的4s2上的一个电子将填充在3d上,故Cu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ds区,答案选A。7、D【解析】,可以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A正确;:ΔH=2EH-H+EO-O-4EH-O,EH-O==·mol-1,B正确;:H2O(g)=H2(g)+1/2O2(g)ΔH=+?mol-1,C正确;,H-H键键能为436kJ·mol-1,H-·mol-1,H-O键键能更大,所以H-O键更牢固,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D。8、C【解析】分析:,溶液中无A2-,则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溶液为NaHA溶液,由于HA-电离大于水解(20mL时线III高于线I),溶液显酸性;?,当V(NaOH)=20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HA-)+2c(A2-)+c(OH-)①,物料守恒可以知道:c(Na+)=c(HA-)+c(A2-)+c(H2A)②,将②式代入①式,得:c(H+)+c(H2A)=c(A2-)+c(OH-);(NaOH)=30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NaHA+NaOH=Na2A+H2O,溶液主要为等物质的量的NaHA,Na2A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详解:,溶液中无A2-,则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溶液为NaHA溶液,由于HA-电离大于水解(当V(NaOH)=20mL时线III高于线I),溶液显酸性,故B错误;?,当V(NaOH)=20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HA-)+2c(A2-)+c(OH-)①,物料守恒可以知道:c(Na+)=c(HA-)+c(A2-)+c(H2A)②,将②式代入①式,得:c(H+)+c(H2A)=c(A2-)+c(OH-),故C正确;(NaOH)=30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NaHA+NaOH=Na2A+H2O,溶液主要为等物质的量的NaHA,Na2A的混合溶液,从图像可知,c(HA-)<c(A2-)(当V(NaOH)=30mL时线III高于线II),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9、A【解析】A项、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导致锥形瓶内压强增大,针筒活塞右移,与反应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无关,无法据此判断反应是否放热,故A错误;B项、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装置内压强增大,则铁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