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余定鑫中共胶州市委党校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对于“十一五”结束之年,不能不把特别的目光投向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009 年当年毕业的大学生有611 万,2010 年就业蓝皮书《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2009 %,也就是到2010 年1 月时,2009 年大学毕业生还有约82 万没有就业,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估算至少有100 万大学生处于失业状况,2010 年毕业大学生约630 万,所以今年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740 万人左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和分析其体制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久前,笔者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从以下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教育体制结构不尽合理

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能使一个农村青年有机会改变农民身份,转为城镇居民,进而成为正规部门的劳动力;或者使城镇居民从非正规部门就业转换到正规部门就业。
过去,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实行统一分配,任何人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实现这一“惊险一跳”。现在,随着扩招和就业的市场化,只有部分大学毕业生能实现这一转变。从2005 年的有关调查数据推算,只有44%左右的高校毕业生进入了正规部门就业。过去中国农民要转换为城市居民,除上大学外,还有参军、国企招工等途径。目前国有企业不再向农村招收正式职工了;部队复员转业人员也不一定能改变身份,进入正规部门工作。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接受公办高等教育,成为了广大农村青年改变身份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这凸现了高等教育身
份转换功能的价值。高等教育转换功能保持了公办高等教育的实质性垄断地位,提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过高的受教育成本,必然提高大学生的最低工资要求,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调查实证研究表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1)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4 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4 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4 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转化率低
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 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2~3 个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